导航栏

×
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导航

小学美术教案(实用十二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讨论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二)启发学生大胆设计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并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表达。

(三)培养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善于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设计一件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

三、教学难点: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卡通世界的乐趣,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引入,通过说一说、比一比、演一演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卡通形象的特点: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举办“卡通明星总动员”(出示课题),只有卡通明星才可以参加。可是刚才来了两位朋友,他们都说自己是卡通明星,我想请同学们帮助我看一看谁才是真正的卡通明星呢?(课件出示孙悟空和自然界中的猴子。)

学生讨论、比较卡通形象与自然界形象的造型特点:

孙悟空属于卡通形象,因为他的形象拟人化,具有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的特点。

提问: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

喜欢,因为它疾恶如仇,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是一个英雄人物。

谁愿意到前面来表演一下孙悟空?

学生表演孙悟空的动作。

5、:同学们,你们不仅说得好,而且表演的也很好,猴子生性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孙悟空就是艺术家手中创作出来的卡通形象,他既有猴子的特点,同时又加入了人类的想象,所以成为了今天大家所熟悉喜爱的艺术形象。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想一想、变一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卡通形象的造型方法,即“造型”与“色彩”的变化:

1、教师:同学们,猴子看这么喜欢卡通形象,它也想变成一位卡通明星来参加我们的聚会,他想请同学们帮帮它,看一看谁有办法?

2、出示课件: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按课件)

同学:给它穿上一件粉色的体恤和一条花短裤子并穿上一双大皮鞋、眼睛变大,嘴巴夸张变大。

或者让它穿上一条美丽的裙子,身上光滑一点,眼睛上有长长的睫毛等。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原来只要将“造型”“色彩”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活泼可爱的卡通明星就诞生了。

(三)欣赏卡通形象,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对卡通形象的喜爱之情:289A.coM

1、欣赏课件:

教师:卡通形象是同学们熟悉喜爱的,不仅在有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在世界的卡通王国里还有许多家喻户晓的卡通明星。现在就请同学们一起到卡通王国去看一看。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一想,你看到了那些卡通形象?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放课件:欣赏卡通王国录像)

学生:看到了渔童、米老鼠、蓝猫、白雪公主等

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可爱、漂亮,想和他们一起玩耍。卡通世界真是太神奇美丽了。

我也想设计一个卡通明星。

2、小组讨论欣赏:

教师:同学们,陈老师知道你们不仅喜欢卡通明星,今天还带来了许多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小组欣赏讨论一下你的卡通明星,思考:

(1)议一议你的卡通明星长的什么样子?

(2)说一说你的卡通明星的`故事?

(3)谈一谈你为什么喜欢你的卡通明星?

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适时:

教师:同学们,我今天真的非常高兴,因为你们今天不仅学习了解了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而且我还看到了你们善良纯朴的心灵,我相信,你们和你的卡通明星已经交上了好朋友。

4、欣赏学生及教师优秀作品,通过赏一赏、议一议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火花: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造型特点

发现作品的艺术表现方法。

启发学生发表自己大胆的创意。

(四)作业要求:

教师:今天每个同学选择一种方法,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你最喜欢的卡通明星,可以给他起个名字,,讲一讲它有什么本领,带着他表演一下。此外,我还要提醒大家要抓紧时间制作。

(五)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后展评

展示卡通明星的作品,并为它配音,表演。

找朋友的游戏:与你最喜欢的卡通明星合影,做游戏。

师生互评

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那些卡通明星呢?你们还需要了解或者对哪些知识比较感兴趣呢?老师非常想了解,课后可以和老师一起交流。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熟悉工具,认识颜色

应会:不同风格线色的表现

隐性内容与目标:创新精神,集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以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

难点:引导学生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学具准备:

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我”的最爱

1、老师先热情地向小朋友介绍

2、四人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绘画工具及自己最喜爱的一种颜色。

3、小结:今天,我们大家都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水彩笔和油画棒,大家知道吗?他们画出的画可漂亮啦,不信?你们来看!

二、欣赏美丽的图画

1、展示两幅儿童画,让学生说说这两幅画分别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学生作品——投影)

2、是的,水彩笔和油画棒。这两种绘画工具画出的画都那么美丽,色彩都那么鲜艳。

三、“我们”也来试一试

1、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和色彩,画一道美丽的彩虹吧!

2、学生分别用油画棒摆涂,水彩笔平涂的方法画彩虹。

(1)“摆涂”:先在画面的左下方往右上方轻轻画一条弯弯的拱形弧线,然后依线从左往右,从右往左来回摆动地涂画。

(2)“平涂”:"挨着涂"就是一定要一笔一笔的颜色都挨在一起,既不重叠,又不留下空隙。

3、同时出示两张用水彩笔和油画棒画的彩虹。

想一想:

(1)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2)水彩笔和油画棒有什么不同?

四、学学大师的画

1、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什么?(学生读画)……

2、这是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

3、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合作,用水彩笔和油画棒来学着画画。

四人小组用四开的大画纸合作画。

五、看看“我们”的画

1、展示各组的画。

2、请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1)我们组画的是……?

(2)我用了……颜色?

(3) “我”最喜欢的是……?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

2、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

2、把各种各样的钥匙组成一份装饰画。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钥匙,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以谈话的形式):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看:(各种各样的钥匙)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各种各样不同钥匙的艺术美,引起学生对设计的兴趣。

2、学生讨论交流设计与制作方法。

师:我这里一把锁缺了一把钥匙,老师请你们帮忙,来制造一把钥匙开这把锁,你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

3、四人小组讨论要运用什么样方法来制造钥匙。

4、老师:对有道理的方法都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说出把纸对折的方法来剪出各种钥匙的图。

5、四人小组商量讨论我要设计什么钥匙(每个人设计要不同)再把钥匙组合成一份装饰画.

三、学生动手剪制作钥匙

老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像,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钥匙。老师巡视并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

四、交流欣赏

1、全班互相欣赏每组的`作品。

2、请学生来说说你最欣赏哪一组的作品,为什么?

五、收拾与

请同学们制作结束后将废纸扔进纸篓,将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等不再使用的东西收起来,将桌子上的东西收拾整齐。

六、课后拓展

用对折的方法还可以剪出许多左右对称的物体,请学生试着剪一剪。

教学后记:

这两节课是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好多同学对于对称不是完全的掌握。所以在课下还是不断提醒。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的:1、学习用纸带进行穿编,编织成各种物品2、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用彩带编织成各种物品

教学难点:彩带编织的穿插

教具准备:编织工艺品彩条电教资料

学具准备:彩色纸条,(旧挂历纸.广告纸.各种彩条)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各种编织工艺品(实物与电教结合)

1.编织的`材料:藤.竹.纸.塑料.铁.草芒.木片.毛

2.编织工艺应用:实用.装饰.摆设

二.欣赏少数民族.编织的工艺品

三、出示教师编织的工艺品.1平面2立体

四、介绍简单的编织方法:

1.纸条经纬穿插一上一下

2.不同颜色彩条的搭配形成不同图案

3.图案的组织

五、立体纸带的偏织,结合课文技巧图例

1.先编织底部

2.放入形状物体,向四边往上编织

3.收尾及绑带

4.完成

5.回一,先编织底部,两头合拢,便成船形

六、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带材料,编织成各种物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新

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刀具的安全使用,保持教室整洁)

八、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交流

九、教室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生活中有许多需要展示和介绍的东西新颖的泥名片(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如动物园里的动物、植物园里的植物、商店中的各种商品,至于对人们自己的介绍,就要靠名片(新颖的泥名片)了。动物、植物、商品标牌、说明卡都需要(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用美术技法进行装饰和设计,名片也不例外,泥名片是儿童们介绍自我的一种尝试。

应会:用泥设计、制作文字和日用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新颖的泥名片。

2.隐性内容与目标:初步尝试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自我,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增强能力和审美能力。新颖的`泥名片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习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装饰、美化自名片。

难点:制作得新颖、生动观,富于个性。

学习材料:本课可使用瓦楞纸板做衬底,另用胶泥、彩泥、纸黏士等材料均可。备一把剪子,用来剪制底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分组讨论:

(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教师布置学生研究一组资料:从动物园、植物园拍摄介绍动、植物的文字图形照片、生活中多种商品的包装、标牌、名片等。这些资料有什么用途?如果没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会怎样?选出一件最喜欢的,说说为什么喜欢?

(2)进一步研究资料的内容由哪几方面组成。

(3)分组畅谈个人的爱好,长大后理想的职业、职务。

(4)研究图案的选择与设计。

(5)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新颖的泥名片)。

(6)展示、讲评、小结。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写意动物的笔墨特点,运用水、墨、色表现动物的结构、神态、特点。

2、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习运用笔、墨、色概括表现动物的方法,画出动物的特点。

3、欣赏名作,体会水墨动物画的.美。

二、教学准备

师:课件、写意动物作品图片,写意画所需的工具材料。

生:毛笔(大楷、斗笔)调色盘、墨汁等工具。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笔、墨、色概括动物的形体、动态、神情等特点,用水墨画表现一至两种动物。

难点:巧妙地运用笔、墨、水、概括表现动物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a、播放水墨动漫作品《功夫熊猫》。让学生观察视频画面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b、组织学生对水墨动漫《功夫熊猫》中的表现技法、表现主体进行交流。

2、发展阶段

a、欣赏教材中的三幅名家写意动物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作品的用笔、用墨特点。

b、小组交流分享,最后由教师总结用笔方法,即点厾法、和破笔法,以及用墨方法,即破墨法、积墨法等。

3、分析教材中《松鼠》的画法,了解动物结构与用笔的关系,并进行示范。师做范画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作画顺序,以及如何用概括的方法来表现松鼠的结构特点(头、胸、腹、臀、四肢、尾巴等)。

4、欣赏教材里的三幅学生习作,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师重点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动物形象的笔墨特点、构图形式等进行欣赏。

5、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鼓励学生大胆作画,并提醒学生注意用水、用墨的好习惯。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五、展评阶段

组织学生开展喜欢的动物作品展评交流活动,让学生谈谈写意动物画法的一些体会,比如,如何应用笔墨特点表现动物特征等。

六、课后整理:

指导学生收拾整理学具,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通过做电视、画电视、演电视,来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和能力,让他们在动手、动脑、娱乐的同时各种能力也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绘制电视内容。

教学难点:设计、勾画演电视的内容。

教具准备:纸盒、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物,揭示课题。

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请学生按常规坐好。

二、讲授新课

l、认识冷色。蓝色、青、偏蓝的绿是冰雪。夜晚、植物、湖水、海洋的额色,给人宁静。寂寞(没有声音、清静)、寒冷的感觉我仍称这类颜色为冷色。

2、介绍海洋:(看地图或地球仪)我们生活的地球,面积最大的是蓝色,这里是广阔的海。在这蓝色量界的下面,到处生活着丰富的动物、植物,它们美丽、奇特。请看录像片《海中生物》(或看课本第12页)。我国就有很长的海岸线,生活着近20xx种鱼类。让我们想象并描绘一下《海底世界》。如果能潜入海底看看各种生物,将看到什么景象呢?如同进入一个梦幻世界:海水闪烁着朦陇的蓝光,成群的小鱼和慢悠悠的大鱼游来游去,温柔美丽的色和凶猛怪诞的鱼在水中共存。海底有地壳裂缝,有乎坦的.沙滩,生长着美丽的珊瑚、硕长的海草、海菜,飘动着游离的海藻。我们认识的螃蟹贻贝、龟等动物上下出没,也有从未见过的怪物,活像陆地上的蒲公英。

3.演示;用基本形—圆、半圆、椭圆、半椭回、方、三角、梯形、扇形等,想象组合海中生物的形态。

三、学生作画:

1、定位构图。用铅笔轻轻画出海中生物的基本形,用基本形组织画面,表现出幻想的海底物象。

2、画具体形象用单色彩笔将基本形勾画成具体形象。再用点、直线、曲线、折线、不规则的线添画海中生物身上的花纹。形象的描画富有任意性和稚招感,让学生无拘束地抒发自己的天真和质朴。

四、这一课,我设计了玩游戏、看电视、猜电视、做电视、演电视这五个环节。

一、玩游戏

1·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很特别的故事。你看它就藏在这几幅图片里面。可是它们的顺序乱了,我们来把它们重新排一排,好吗?

2、指名排列图片顺序。教师根据回答把图片贴入事先准备好的长纸带上。

3、随机点拨:原来每张图片都是故事的一部分,现在我们把它按先后顺序排列好了,看看象什么?(取出长纸带)

4、学生联系生活交流,教师点明这就是连环画。

设计意图: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佳时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样的学习才会最主动、最有效。此环节教师遵循该原则,通过排一排贴一贴看一看来诱发学生的天赋的好奇心,在具体形象的操作中初步了解连环画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二、看电视

1、这一组连环画讲了什么故事呢?

2、指名讲述,教师跟着讲述与学生演电视。

3、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随机点拨揭题:演电视。

设计意图:什么是演电视?在这里教师一改以往告诉式填鸭式教学,通过师生合作演电视来营造吸引学生的情景,架设好学生亲身感悟与学习新知之间的桥梁,水到渠成的揭开了演电视的课题。

三、猜电视

1、一边看一边演的故事肯定很精彩,你想来试试吗?老师给每小组准备了一个电视机,人人都有机会。演完后允许你们拆开奇妙的电视机,看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电视,探究电视的组成。

3、大堂交流,教师先板书:电视机壳、连环画片子,然后小结演示:当机壳和片子大小适合时,把片子插入机壳,通过机壳上的窗口我们就能上演自己的连环画片子,看起来真过瘾啊。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电视机的组成部分,为制作服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此处设计了演演拆拆拼拼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学习积极感悟,从而促进对电视机认知的发展。

四、做电视

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真聪明,电视机家族很想请你们去作客。

2、(实物演示)看。主人来迎接我们了,第一位是谁呢?出示信封做的机壳,你们认识它吗?

学生交流,根据交流展示机壳制作过程--画框、挖空、剪口、装饰。第二位出现了,出示纸盒机壳,你们认识吗?第三位呢?(出示动物形的机壳)第四位瓶子机壳。

3、小朋友,还有哪些材料也可以作机壳呢?指名交流。

4、小结:机壳世界真是多种多样,虽然制作方法都是画框挖空剪口装饰。但是制作的材料形状可以完全不同。

5、那我们就用这些不同的机壳也来为大家演电视好吗?

6、小组上台演(适当指导演电视),其余观看。(信封的片子横向抽拉、纸盒的片子是实物、动物的片子纵向抽拉)

7、引导学生发现片子也有不同的展示方式。

8、猜猜瓶子机壳的片子怎么表演连环画故事?小组讨论交流。

9、小结:小朋友,电视机家族欢迎我们和它们表演一个节目,(揭开儿歌),我们先来念一念:电视机呀电视机真稀奇,信封纸盒呀样样都有趣,挖挖剪剪打扮一下真美丽;连环画的片子抽抽拉拉,拉拉抽抽,方法都不同。大家靠在一起看演戏,看演戏。(先指名念,再配上动作念,最后加上欢快的音乐集体表演。)

10、做做电视机:电视机家族还在不断发展,你们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它们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电视机成员吗?

11、提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采用了以下方法,第一,欣赏。目的是通过它使美术课堂摆脱纯粹学习技能的理性怪圈,让学生在形神具备的范作前感受了解生活中存在的美妙,培养审美情趣。第二,合作。现代德育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对精神。美术课堂上的一些探讨研究性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此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另外,通过合作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学习上的进取心,也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第三,综合。合美术、音乐、表演等于一体,综合多学科特点,使学生轻松愉快的高质量的多元化的生活在课堂里。

五、演电视

1、明确表演要求,开展比赛。

2、学生准备演电视。

3、表演评比。

4、联系生活谈谈还可以怎么表演?表演些什么内容?(比如:演给亲戚朋友看,开展班队活动表演身边的好题材,晨会课播演新闻,课后把它当游戏等)

5、祝愿学生在生活中快乐。

设计意图:突出演,提供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学生树立自信发展个性,陶冶情操热爱生活。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和区别对称、不对称(随意)纹样;学会对折一次剪纸的方法,剪出角花纹样;培养学生手脑协调的能力和简约、概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对称(对折后剪)与不对称(随意)剪的认识和剪贴方法步骤。

(2)角花的设计制作的'步骤、方法。

2、难点:

纹样的简约、概括、变化、虚实得当。

三、教学准备

角花纹样剪纸范品。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小学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了解色彩运用发的规律。

2、初步了解观察性绘画的基本方法。

3、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水果的基本形和了解熟悉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难点: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

教学准备:

教具:几样不同的水果、一块小布。

学具:水果、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老师拿出一块布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并蒙上其眼睛,拿一个水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水果。

2、揭示课题:瓜果飘香。

3、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可以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去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观察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和吃到过的`水果。

3、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4、学生自主的形容其他吃到过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达直观感受的能力。)

三、品位体验

1、教师拿出部分水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体验和感受。

1)用眼睛看一看水果外形和色彩的特点;

2)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不同的香味;

3)用嘴巴尝一尝水果的不同口味。

2、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不同水果的不同的感受:外形、色彩、香味、口味等。

3、学生用眼、鼻、口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水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直接感受和水果内在的美。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为什么?

5、说一说哪一种水果最美丽,为什么?

(让学生用眼、鼻、口去直观的了解水果的各种不同的特点,加强对水果的了解。)

四、自主表现

1、作业要求:将观察分析与想象迁移相联系,经组合画一幅自

己喜欢的瓜果。

2、教师巡回协助辅导。

3、学生自主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也可以描绘与想象结合的新水果。

(想象创造。)

五、交流评析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2、教师总结。

3、学生互评:比一比谁画的水果漂亮。

4、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

(体验成功。)

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了解色彩运用发展的规律,初步了解观察性绘画的基本方法,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小学美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2、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具学具: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三、讲授新课:

1、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具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像,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2、发展阶段

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与造型。通过组与组参观,相互补充,拓宽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3、收拾与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四、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2、在排列时,要大胆想像。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丰富更广泛。

小学美术教案 篇11

教学重点:

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教学难点:

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准备:

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范作。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进入课题

生活中离不开纹样,美丽的纹样装点了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美丽的纹样》一课。

二、视频欣赏了解纹样

为了大家更好的了解美丽的纹样,我为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资料,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在欣赏的过程中,同学们要认真仔细的观赏。欣赏的同时同学们思考这几个问题(课件展示)

问题一美丽的纹样是指什么纹样?

问题二美丽的纹样有哪些基本外形?

问题三美丽的纹样有哪些特点?

问题四美丽纹样的图案内容有哪些表现形式?

1、欣赏适合纹样视频

2、资料欣赏完了,你的问题解决了吗?老师来考考你

知识一我们欣赏的美丽的纹样是指什么纹样(适合纹样)

知识二适合纹样有哪些基本外形(几何形三角形、圆形、方形、多角形、菱形等;自然形心形、葫芦形在黑板上展示作品)

知识三适合纹样的特点:形态的适合性,纹样在规定的范畴里,在一定的形状内要伸展自然、比例空间要协调,形态要完整,不能有残缺不齐的感觉。也就是说适合纹样的形态与外轮廓相吻合,也可以这样理解再除去边框时图案仍具有清晰的外形特征。

知识四适合纹样的骨架变化老师出示几种纹样同学们猜它是什么骨架方式(离心式、向心式、离心向心结合式、旋转式、综合式、均衡式、左右对称式等。出示几种纹样让学生有选择的回答骨架变化)根据以上知识总结适合纹样的概念(适合纹样是指将纹样适当的组织在一定的形状范围内,使之达到某种装饰作用的纹样形式)。课件展示概念过渡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适合纹样及适合纹样的外形、特点、骨架变化。怎样来设计适合纹样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三、欣赏范作设计纹样

知识五纹样的'表现内容及方式(以花卉为例展示)

1、欣赏教师范作了解设计过程出示范作(速写本)一般花卉纹样的设计要经过写生夸张变形后的单位纹样同一花卉在同一形状内会设计出不同骨式的纹样。花卉属于具体形象。

2、展示学生作品了解更多的表现内容及形式还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图案的纹样内容呢?(结合黑板上展示的范作)几何形具体形象(花卉、交通工具、食品、动物、人物等)抽象色彩搭配这些作品老师分别采用了绘画、剪纸、拼贴的方法你想采用什么方法?

3、学生创作具体实践了解了这么多,同学们肯定想设计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图案作品,看我们的作业要求:在一定的形状内利用学习的纹样知识设计、绘制适合纹样。同学们还等什么,开动脑筋,拿起你的工具开始设计属于你的作品。

4、学生设计创作教师指导指导学生的同时了解一下学生的设计思路及图案形式

四、展示评价:

分别展示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优秀作品、有存在问题的作品)启发学生自评与互评。

五、收拾整理。

小学美术教案 篇12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

3、引导学生认识马路、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形式,通过想象大胆表现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教学重、难点:

1、学生在表现马路的繁忙的景象的手法。

2、马路上的一些常见物体的形状以及马路上的一些标志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学具: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讲授新课:

1、导入阶段:

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各种道路,汽车的造型特征,激发学生的表现兴趣和欲望。启发学生谈谈他们所处的城市的交通繁忙的情景。

2、发展阶段

(1)学生通过自己平时的观察和想象,试说说马路的形状、以及马路上有什么?

小结:马路的形状有S形、T字形、十字形……

S形的马路一般来说是用在乡间小道上或者山上的。马路的两旁是一些树、稻草。

T字形可以说这是一个三岔路口、分道的。路的两旁一般有些农田、树木……

十字形的马路可以说是最繁忙的路口了,人流量、车流量都是相当大的。两旁边有些高楼大厦、住宅楼、学校、超市……

一般马路上有人行道、自行车道、汽车道、花坛。在十字路口还有警察叔叔、红绿灯、斑马线……斑马线的作用就是过马路的人行走。

我们过马路是要注意: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由于交通过于忙,就将人过马路的斑马线放到地下去了,成了地下通道。

(2)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说说自己想象以后的'的马路是什么样子、你想有什么样的马路?

(3)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表现出自己对道路、汽车等景物的感受。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甚至可以画现实中没有的情景。

(4)讲解作画步骤:

a画轮廓

b涂色

c勾线、涂背景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通过想象大胆表现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要求:

(1)学生将作业纸画满了达到色彩的变化效果与协调。

(2)学生们最好设计自己的独特造型的汽车、马路等。

四、收拾与整理:

五、课后拓展:让学生通过想像自己设计未来的道路和汽车。

本文网址:http://m.289a.com/shengrizhufudaquan/205739.html

相关文章 更多
最近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