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导航

最新就业工作总结报告优选六篇

文档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使工作汇报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范文在学术界中的作用也逐渐展现出来。通过学习优秀的范文,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语言,近期我看到了很多关于范文的文章,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喜欢的?希望这份"就业工作总结报告"能够为您开阔视野。

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篇1】

XX系2018学年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我系圆满的完成了2018学年就业工作。在本年度的就业工作中,经过多方搜集就业信息、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妥善安排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2017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基本情况

XX系2018届毕业生总数414人,截止8月30日,共有406人与建筑类、网络类等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占毕业生总数的98.07%。另有80人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学校继续深造,占毕业生总数的19.32%;尚有8人未签订就业协议书,正在努力进行创业。我系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07%,签约率达到了98.07%,圆满完成了我系既定的就业目标。

二、2017届毕业生就业创业主要措施及经验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奠定坚实基础

XX系非常重视201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XX系2018届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就业指导办公室。XX系主任(主持工作)XXX担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招生就业辅导员、各教研室主任、毕业班班主任和其他辅导员担任组员。工管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XX担任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就业工作作出整体规划和全程指导监督,在系内政策、软件硬件上保证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就业指导办公室制定具体实施就业方案,协调各相关部门,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本年度就业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拓宽渠道、优化服务,加强就业指导

我系就业工作人员主动与企业等用人单位联系,将需求信息及时发布,向毕业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同时,及时收集用人单位对我系专业建设和毕业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就业毕业生开展跟踪调查和服务,及时反馈信息。完善我系网站《招生就业》版块,并发动各班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发布群,每班指定了就业联系人,使各项招聘信息能通过网络迅速传达给毕业生。建立和完善与我系专业有关的就业单位信息库,平时不断联系,掌握其用人信息,及时推荐毕业生。

组织学生参加学院6月9日统一组织的招聘会,做好指导,包括就业推荐书的编印、应聘技巧等,并完成院招生就业处交给的临时性任务。自主联系相关企业,在我系范围内召开相关专业的小型招聘会,增加就业机会。如:5月16日下午,微贷金融信息服务公司应邀来到XX系举行专场招聘会。组织学生参加招聘会,扩大就业面。

拓宽就业途径,鼓励学生灵活就业,或者自主创业、或者通过专升本的方式继续深造,目前,我系共有80名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本科学校读书。

3、结合实际、积极组织、丰富就业活动

11月,2018届毕业班分别召开了主题班会。各班围绕“2018就业指南”的学习和“就业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并上交了班会记录。以毕业教育内容为主题,班主任们对最后阶段的行为要求以及如何完成就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为积极响应2018届毕业生就业教育宣传月的活动,XX系于11月1日至16日举办了第五届“第一印象”个人求职简历制作大赛。大赛由工管系党总支主办,XX系移动商务与网络系统管理党支部承办。本次简历大赛的简历设计、制作无固定格式要求,参赛学生通过多种软件制作,最终上交纸制作品,全系学生积极参加,参赛作品有特色、有创新、重点突出、版面美观,能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力。活动前期宣传到位,报名踊跃,经过初评与复评,最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大赛作品全部由参赛者本人自行设计、制作,无抄袭、剽窃行为,评选公正公平,本次大赛促进了XX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掌握了求职简历的制作方法,提高了简历制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三、就业创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和建议

通过一年的努力,虽然我系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需要改变、有关就业指导课程的制度还有待完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工作思路的创新也不够、就业考核制度不够完善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继续努力,在以下几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恳请学院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1、进一步加强就业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做好就业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使他们能够更早、更好地就业。加强对在岗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工作指导,及时为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尽快地适应工作。

2、通过就业平台,及时收集发布相关就业信息,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招聘活动,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单位及其他各种资源,发掘就业岗位,拓展就业通道。加强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保证就业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3、建立和完善就业考核评价及激励制度、毕业生跟踪制度,健全就业工作管理机制,使就业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4、建设毕业生跟踪系统,及时收集和更新毕业生信息,并进行合理有效地使用。组织开展优秀毕业生调查和宣传工作,对在校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四、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2018年XX系将有414名毕业生。为全面做好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争取我系的高就业率,不断提高就业质量,我系必将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市场需求及2018届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在学院学生处的统一调配下,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狠抓落实,与相关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具体实施,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将高度重视,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组织2017届毕业生系列教育活动,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增强责任意识,动员全系教职工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加强签约指导,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加强各项指导,实现高层次就业。

春华秋实,送走了一届毕业生又迎来了新的毕业生,任务重大不敢掉以轻心,我系就业工作全体工作人员将以百分百的努力为明日的胜利继续奋斗。

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篇2】

大学生就业个人工作总结报告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大学生就业总结报告1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我校____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基本就业情况。我校____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748人。截止至____年12月10日止,本科就业率为97.65%,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7.69%,非师范类就业率为97.57%;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6%。就业率达到100%的本科专业共有22个。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普教职教系统就业1923人,占52.54%;

企业单位就业1291人,占35.27%;党政及事业单位就业235人,占6.42%;升学深造人数为128人,占3.50%;高校就业72人,占1.97%;部队就业人数为10人。

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粤西地区就业1728人,占48.91%;

珠三角地区就业1630人,占44.32%;粤北、粤东、外省地区就业分别为82人(2.32%)、65人(1.84%)、155人(2.63%)。

二、我校____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____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成功举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各学院、处室党政“一把手”、学生工作全体干部共同出席了会议,学校领导与二级学院一把手签订就业责任书,并对____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全体师生员工有力支持。学校在逐年加大编制、经费、队伍方面保障的同时,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学校层面校长负总责,学院层面院长或书记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通过学校和学院的联动,将各学院院长、专业系主任、专业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些措施,“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效性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就业工作“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成为各二级学院的共识,各学院进一步加大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并不断拓展与国外(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毕业生境内、境外就业市场并进;外语院通过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践体验学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等大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美术学院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学院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及“双师型”培养体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化学院采取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和特色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3、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纷纷加大了投入。学校在资源紧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件竞赛,校外培训学习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就业“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探索新形势下的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就业“两课”教学质量。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实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联合校内各单位共同推出“就业实训月”系列活动,共举办近50场/次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与实训活动,积极落实省厅“企业精英进校园”的要求,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实训搭建了优质的平台:如招生与就业处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商学院的“总裁讲坛”、“百度经理人”活动,数科院的“课堂教学十星比赛”“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信息学院的“it科技节”以及系列就业指导讲座等。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同时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服务。招生与就业处联合各二级学院召开“双困”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毕业班班干代表座谈会及毕业班党员代表议会等,帮助“双困”毕业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双困”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针对毕业生甚至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市场及国家各级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当年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如开拓就业市场的队伍回来后都会将有关就业市场信息汇总招生与就业处,并及时整理分析后通报给各单位;在____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招生与就业处作了____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汇报,结合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作出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使各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各部门工作针对性的开展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在____年我校学生工作研讨会上,共有11位教师提交了8篇就业工作论文,其中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两篇、优秀奖四篇。在大量进行就业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印发资料、网络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的主题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敢于吃苦,勇于挑战自我,为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思想,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____年,我校共有305名毕业生响应广东省“三支一扶”专项计划号召,志愿到贫困地区去建功立业。

5、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并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一是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资料,及时通过网上网下各渠道向700多家教育及企业单位寄发宣传资料;二是充分利用校地合作以及就业见习、实习等工作,抓住机会积极推介和邀请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三是联合校内各单位,分别分批组队奔赴省内十几个地区走访校友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介我校毕业生,并诚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我校召开中小型招聘会;四是发动全校教职工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途径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如向历届校友寄发《致校友一封信》,积极发动校友帮助师弟妹查找就业信息等。统计自____年9月至____年7月1日截止,我校在“湛江师范学院就业网”共发布864家各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提供岗位27972个。其中,校内举办招聘的单位有182家,总共提供了5431个岗位;校外招聘的单位有682家,提供了22541个岗位。

三、工作展望加大保障力度,建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与目前国内及省内同类院校的就业工作保障情况相比、与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相比,我校就业工作的保障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除了努力按国家及省厅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三到位”外,也要逐步建立学生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等。要增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实效性,真正落实“三个适度挂钩”要求,不断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2、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适配度。

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反馈及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校毕业生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学校要全面研判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以推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配合学校的转型升格,各专业教学也要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适当延长及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3、增强指导实效,树立科学就业观实现充分就业。人才培养质量除外部的客观条件影响外,学生主体的意识影响更为主要。从就业工作中的众多个案来看,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很多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淡薄,存在不少陈旧的就业观念,“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甚至对自己的就业不闻不问。就业指导水平不高、效果不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就业指导活动品牌的打造都仍需加大力度。因此,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就业激励机制等保障情况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有效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以实现充分就业。

4、创新市场开拓,岗位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并重。

尽管我校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相比,我校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仍需加大。学校要在目前粗线条的市场开发基础上,针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加各具体专业岗位就业信息量的供给。专业教师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对本专业学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要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专家教授等的积极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岗位。另外,在各行各业的历届校友也是我校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也要利用各种方式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要做到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为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5、创新服务平台,拓展就业指导及就业信息发布渠道。

当前就业工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趋势,强烈要求我校就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实现与社会同步。招聘场馆的多媒体设备、学校信息发布户外电子屏幕、就业信息移动网络发布平台等的增设亟待解决,以为我校就业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幸福湛师”添砖加瓦。大学生就业总结报告2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在全球经济危机严峻挑战下,这一问题尤显突出。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原因

社会原因:①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是受社会整体就业环境影响的。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空间必然受到挤压,适合他们岗位也就面临着激烈竞争。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广大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普遍缺乏人才,但由于用人制度、保障制度、经费困难等方面影响,从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到这些地方的渠道不畅,从而加剧了毕业生就业困难。

个人原因:①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不高。现在企业不缺劳动力而是缺少那些高素质的人才,有些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大学里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知识的匮乏,经验的不足,大学生必定四处碰壁,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②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许多人认为上了大学就是“鲤鱼跳龙门”,身份提高了一定要找个有头有脸的工作,但市场就业岗位有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有些人宁愿蜗居大城市也不愿意到中小城市就业。

以上种种原因,揭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难。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本科大学生照样为争厕所管理员而挤破了头。那么就不能改便如此现状吗?有了问题就必然有对应解决的办法。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解决对策:

政府方面:①通过创业教育、政策优惠,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②发展经济,积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岗位。③加强对欠发达地区政策扶持和资金援助。改善地方用人制度、户籍制度,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坏境。个人方面:①不做井底之蛙。不能贪图一时的闲逸,荒废了大学几年宝贵时光。不要抱着上大学就是“混张文凭”的观念,要跳出校园看社会,从而定位自己,扎实学习好所学专业,用知识武装自己。②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要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肯做一件事,你必然会有所收获。要学会剖析自己,如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性格、等等,切勿好高骛远。

就业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信心到社会中竞争,我想“就业难”既然是已定事实,我们不能改变现状,那只能改变自己。每个人都有梦想,但大多数人的梦想最终都成了幻想。我们不能等着政府去改善社会的就业环境,也不能成为幻想主义者。从现在开始认清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因为这个社会从来不缺人才。

大学生就业总结报告3

在党总支和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部门各科室的团结协作下,以及招生就业科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我校2014年招生与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2014年市教育局下达我校的招生计划1500人,我校实际完成1579人,再超历史新高,是我校历年来招生规模较大的一年。

2014年我校需安置实习或就业的学生434人(含毕节幼师班),全部实现就业。其中,学校推荐就业的241人,占55.53%;学生自主就业的193人,占44.47%,高标准完成了我校2014年度的学生实习或就业安置工作,实习就业工作也圆满结束。同时,2015届的实习就业工作已经顺利启动,稳步推进,将在2015年3月前全部落实到位。

现将一年来招生就业科工作总结如下:

一、招生工作

(一)招生宣传工作扎实有效

根据校长室的《2014年学校工作要点》和2014年度招生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招生方案,招生就业科以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有关招生政策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在党总支和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以大力宣传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为突破口,创新性的开展工作。

1、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招生宣传方案。

全面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在宣传理念、宣传手段、宣传媒体上较之以往都有新的突破,抢抓时机,优选媒体,做到了电视有形象,报刊有文章,网络有展示,手机有信息。

2、实施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招生宣传工作。

(1)认真编印相关的招生宣传资料,今年我校共印制招生简章2万6千份,制作专题宣传片1个、宣传栏或展板20多块、巨幅墙面招生广告或便携式广告10幅,学校各系各类获奖学生喜报多期,宣传材料的质量受到了生源学校、考生和家长的好评;

(2)在安顺市各大主流媒体上做全方位的招生宣传,除了常规的有偿宣传外,更注重日常各种活动的新闻媒体宣传,引导媒体找亮点、做专访。在节省宣传经费的同时,更扩大了对学校的宣传。

(3)召开招生宣传培训会,力求招生任务能落实,招生政策及宣传重点人人皆知。

(4)广泛调查,进行全方位生源摸底;根据实际状况,适时调整宣传方式。这样不仅仅节约了招生经费,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周到热情、规范服务

在招生宣传和报名注册过程中,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等困难,透过电话、手机信息、工作QQ群与学生或家长进行了广泛沟通,每一次电话沟通均规范讲解,提高沟通质量与沟通速度,用我们的热情与耐心换来了学生的满意,吸引学生报读起了很大作用;在新生报名注册时进行人性化的服务,耐心解答,热情服务;个性是对因经济困难而不能全部缴费的学生,格外注意解答的语言及方式,亲自引导至相关部门办理暂缓缴费的手续。

二、就业工作

自2014年3月到12月,根据学校整体安排,在实习就业服务方面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及时回访用人单位摸底落实201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了加强对就业实习生的管理工作,及时处理毕业生在就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招生就业科在各实习班级班主任的全力协助下,对201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摸底调查,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

(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1)加强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和毕业生实习检查指导工作。用心组织实习动员会,向学生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强调实习安全和就业准备工作。透过电话联系和到用人单位走访等方式对部分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了解和掌握毕业生目前的实习就业状况,收集和整理毕业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状况给予解决。

(2)邀请校领导和优秀毕业生及省内外知名就业指导专家,对2014年入学新生及2014届毕业生做专题励志成才和职业生涯规划等专题辅导讲座。从新生入学到实习就业、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就业心态、职前教育到实习就业跟踪回访,将就业指导及服务贯穿整个育人过程。

(三)举办“双选会”,扎实做好顶岗实习工作

学生顶岗实习开始前,招生就业科都要举办规模大小不等的就业实习校园“双选会”多场。成功推荐学生到本地用人单位或异地实习就业,得到社会、家长及学生的肯定,这也对招生工作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四)协助校长室做好校校联合办学工作用心配合,大力协助校长室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校联合办学工作。与重庆市渝北职教中心、重庆市旅游学校、六枝特区职业技术学校、安顺市各县区职校等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并成功开班。透过开展与发达地区的合作办学,将进一步拓宽我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空间,提升我校的办学实力,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2015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招生工作

1、不断探索招生宣传方式

在继续保留以往好的宣传方式的同时,针对明年生源分布、各专业就业形式等,制定出更好、更经济的宣传方式。

简章是招生宣传资料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发放针对性强、留存时间长、信息量大等特点,为了反映学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每年需保证更新80%-90%的图片资料,体现我校当年在各方面的收获与进步,这就需要个性加强平时的资料积累。消除目前有个别专业一向使用几年前陈旧图片的落后现象。

2、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做好新生报到注册工作

3、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开辟“毕水兴”地区生源,构成招生区域辐射贵州中西部安顺及“毕水兴”地区的良好局面。

(二)就业工作

1、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亟需转变。

大部分毕业生仍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对就业市场缺乏认识,就业目标缺乏科学性、存有盲目性,对自身评价不够准确,定位不合理,部分学生对“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认识不深,对就业环节重视不够。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学生了解就业行情,熟悉政策,便于就业。

2、加强就业指导的力度,制定详细的就业指导计划,与各部门加强合作,不断提高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工作水平,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学生求职潜力。

从新生入校抓起,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育人过程,帮忙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就业观念,帮忙学生做好自我定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企业带给价值低于毕业生就业期望值的矛盾问题,逐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从思想根源上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做好实习学生的登记和跟踪摸底工作,确保离校实习学生顺利就业。

3、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建设力度,以学校网站为主阵地,加大网络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广泛、正面地反映学校的基本状况,介绍就业政策、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开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实习就业牵线搭桥。

4、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扩大“订单式”培养的专业范围与订单数量,以就业促招生。

5、为提高实习就业服务质量,调研我校在珠三角地区设立办事处的可行性,供校长室决策参考。

6、建立畅通的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实习就业跟踪调查等服务通道,搭建好“就业指导、就业信息、就业交流、就业服务”四个平台,为毕业生带给更多有发展空间的就业岗位,打造我校就业服务工作一流品牌。

大学生就业总结报告4

时间的脚步跑得挺快的,不知不觉自己离开学校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在这三个多月的工作实践中自己的感慨也挺多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出来工作之后自己真正感受到社会的现实和生活的压力。

在这三个多月里我在佛山市三水进欣制线有限公司业务部里的实践包括业务文员和业务助理的工作。虽然我是一个读会计专业的学生,我没有实践会计上的工作,但是在这两份工作中让我学到的东西也挺丰富的,而且这两份工作让我有不同的感想。对于刚出来工作的我对工作上接触到的事情都觉得很好奇的,因为学到的东西对于我来说也是新鲜的。在这三个多月里面每周自己都有写下自己的工作感想和记录自己的思想变化,因此在工作周记上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记得我是在2011年2月1日来到佛山市三水进欣制线有限公司业务部上班,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的问题是人际关系的处理,也许自己刚从学校走出这个现实的社会,自己还很难去适应工作的环境,很难与陌生的同事进行沟通,因为觉得我们的想法和思想根本就不同,因此自己心里面很自然地产生一种悲观的情绪,感觉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了。另外还有一个感想就是,其实现在这个社会上的人都看不起大学生,觉得大学生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对工作的适应能力是比较弱。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自己也有这么一个想法,我会觉得自己读完大学出来了,工作上的事情对于自己来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当自己真正出来工作的那一刻才知道原来自己什么也不懂,那一刻才知道当初自己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在工作上根本就用不上,当自己第一次面对一件事情不懂去处理的时候,自己也发现原来这个社会很现实,别人不会因为你是刚出来工作什么都不懂而去体谅你和同情你。工作三个多月了,工作上的酸甜苦辣自己也尝过了,同时自己也承受过很多工作上的委屈,在最无助的时候也偷偷地哭过,从眼泪掉下的那一刻知道原来自己还没有适应这个社会,自己还不够坚强。

在这三个多月里面,我对自己的表现也是很满意,同时也看到自己是怎样鼓励自己熬过这段最难受的时期,工作上看到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自己心里面挺开心的。一进来工作的时候我是当业务部一名很普通的文员,我的工作就是key业务订单进我们公司的esop系统,每天工作的事情都是重重复复的,每天的生活都是很枯燥,而我是以一种很认真的态度去做好这份工作,其实我的工作量也蛮大的,一个人把订单全部key进我们的系统,自己也要记下很多东西,因为每间客户key单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自己也要学会去理清思路,自己学会总结方法去做好这份工作,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不熟悉工作,经常犯错误,其实时间是可以见证着自己的进步,每一天都看到自己进步一点点,犯下的错误也越来越少了,其实就看一份普通的工作也能看出你的工作能力是怎样,也能看出你对待这份工作的态度是怎样的,只要你用心去做好一份工作别人是感受到的。接下来,你将看到的是>>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仓库管理员工作总结范文

可是做文员一个多月之后,自己觉得这份工作对自己的发展没有多大的潜力,学到的东西也不多,因此自己给自己一次机会做一位业助小姐,迎接新的挑战,还没有做这份工作之前其实我对自己没有多大的信心,因为觉得这份工作有点难度,有点烦琐,担心自己应付不过来,但当自己真正去面对这份工作的时候,发现原来自己也能做好这份工作,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什么都不懂,也是经常犯错误,自己承受不住委屈也偷偷哭过,但是直到现在我真的发现自己成长了很多,现在自己也知道怎样与客户去进行沟通,学会自己独立去承担这份工作。现在做接单已经差不多两个月了,感觉工作方面也顺心很多了,工作久了自己对工作上的事情也变得熟能生巧了,还有与同事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欢迎收看《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范文》,接下来你可以浏览《党支部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在工作上很多事情都是靠自己去摸索,工作也是靠自己去总结方法,学习上有学习上的方法,其实工作也有工作上的方法,方法好不好很自然地反映出自己工作效率高不高。还有工作之后体会到一样东西,在工作上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因为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人只会看你做事的结果,有时候就算你花了很多心血和精力放在某件事情上面,可是到最后没有结果的话别人也不会去同情你做这件事情所付出的精力。其实工作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在所难免,因为人的一生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所以自己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虽然做了业助之后自己受到过很多委屈,而且遇到过很多不顺心的事情,但是我也没有后悔过当初选择了这份工作,因为我做了业助之后我学到的东西是做文员时候学不到的,而且自己学会了怎样与客户去沟通,自己学会了怎样去处理一些事情,工作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也是挺满意的,现在慢慢地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回报的。

胡主任拜访客户回来之后,我签了一份业务干部回访客户的报告表,我看到台威对我工作的评语的时候,我心里面是非常欣慰的,因为今天我才真正地体会到自己的工作态度是如何别人是看得出来的,虽然别人没有说出来,其实别人的心里面也是认同的,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我会站在客户的方面上去考虑问题,我也会用一种体谅的心情去对待我的客户,我觉得自己对每一家客户都很尽心尽力,因为我体会到出来打工的心情,大家合作愉快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每逢客户和我说他们的难处的时候我都很用心去跟踪一下生产,我会很尽力去做好这件事情,因为我知道客户也有他自己的难处,同时很需要我们的配合。

现在工作之后,自己真正地体会到一个团体的团结性真的很重要,一个团体的合作好不好直接就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说大方面一点的,例如我们和客户一起合作也是一样,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的话,大家工作起来也很开心,从而觉得工作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间接能达到我们双方想要的利益。因此在办公室里面,我也很喜欢一种团结的气氛和相处和睦的工作环境。

大学生就业总结报告5

在上世纪八 九十年代,。国家刚刚实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高校毕业生资源相对较少。大学生一时成了大众的香饽饽,有时会出现多个就业岗位争抢一个大学生的现象。近些年由于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大学增多等诸多原因,使得大学生人数激增。常言道:物以稀为贵。过多的大学生成了剩余资源,所以就业问题便愈发明显了。

____年毕业生人数达到406万人,____年增加了20%,高校毕业毕业人数达413万人。____年毕业生人数突破500万人。____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人。____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突破600万人将达到610万人。通过这样的一组数据,我们可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且增加幅度也明显提高。

由此我们自然会联想到,毕业生人数得以增加,毕业生的质量是否也能得以保障。我们先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企业及单位选择的空间大大提高了,机会也增多了,所以大部分的企业就提高了择人标准。当两个人都符合一家企业的标准且这家企业只需一人,那好,谁通过英语六级就用谁,谁通过普通话二级甲等就用谁,谁通过英语口译中级就用谁。那些都通过的人的能力不见得比没通过的人强多少。但是,事实是残酷的。企业单位凭证择才早已不是什么罕见现象了。这是企业择才的方式之一。也许,大学生的质量依旧,不过企业的标准已非昔日了。

从大学的角度来讲,现代高等教育有时出现一种现象,平常不认真刻苦的学生到最后临时抱佛脚,突击学习课程,最后考取了不错的成绩,可最后还是忘记了这些知识。好多大学的这种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所以大学生得质量也值得推敲。这便是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在就业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广东____年发布了就业形势分析评估。其中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人才就业失衡。总体趋势呈现出研究生供不应求,本、专科生供过于求。研究生人数与就业岗位数之比为1:50,也就是说平均50个就业岗位来争抢一个研究生。而本、专科生人数与岗位数之比还不到1:1。可以想见,人才就业失衡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涌现了一些新问题。

大学生违约、跳槽的现象开始跃然于水面。违约不仅给企业带来不便,同样也给大学生的信誉蒙上一层阴影。由此,社会上也曾讨论过我们的高等教育方法是否有误。有些大学生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或者想自己创业,所以选择跳槽,这种行为还有待商榷,无法一言而定它是否正确。还有一些大学生不知晓相关政策,从而对企业及单位有一定的误解。大学生表达能力差,无法向企业展示自己的优点。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人生过于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些什么。所以在对待工作上缺乏上进心,缺乏创新能力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些都是现行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就业问题。

引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可归结为两点:一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二是市场的需求。

我国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应试教育的思想。这种思想同样延伸到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中。所以,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被动地传授知识与技能,缺乏对事物的探索与分析能力,缺乏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高智商低能力的大学生随处可见。

有一位19岁的四川大学的学生在放暑假时想要看看自己的女朋友,为了给女友一个惊喜。他并未告诉自己的女友,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后来他迷路了。无奈之下,他竟站在街上大哭起来。直到警察赶来才解决此事。在危急时刻,人类最基本的应变能力,生存能力,我们认为他没有。一个重点大学学生,我们可以完全不用怀疑他的智商。不过我们也同时慨叹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的大学是作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

我认为求取真知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学应该锻炼的是获取真知的能力和方法,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大学教给我们如何做人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显然,我们大学生缺少这样一种能力,也同样缺少一种好的心态。社会上出现许多由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事件如:清华大学学生用浓硫酸泼熊,震惊全国的马家爵事件。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市场的需求。我国的gdp当中,第一,第二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较少。同时,我国又以出口商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小商品为主,而这些产业并不需要这种高素质人才。国外恰好相反,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相当发达,正是这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产业对大学生这种搞素质人才,才会大量要求。所以国外的大学生的需求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就业要求。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

电子产业,管理业都好似第三产业的范围,而这些产业正式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大的产业。____年的就业报告分析中调查社会对不同毕业生的需要,大专生占49、16%,本科生占65、52%。研究生占66、66%。研究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生仍然被大多企业所热衷。在专业排行榜上,前十一名分别是工商管理、电子信息、经济、机械、外域、土建、医药、法学、交通运输、化工、制药。第三产业仍是前列。

____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袭卷了全球。雷曼兄弟、花旗等有着百年历史的银行相继倒闭。这场危机同样波及到了中国。我国的市场经济由于开放度有限,所以受损程度有限。不过,这次危机同样给中国带来了很大波动。我们多年以出口商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显现出了他的脆弱性,大批订单急剧减少,企业亏损严重,成百上千的中小型企业已经停产倒闭,农民工提前返乡,由金融危机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同样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开始裁员,不准备招聘人员了。所以,打部分大学生面临无业问题。甚至一些研究生不得已去卖肉等等。

面对这一危机,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四万亿拉动内需政策,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前一阵,国家____下阶层时差时说将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作为工作重点来做。总理____也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大学生们交谈。可见,国家已经意识到就业文图的严重性,它与整个是个会的经济政治体制有着重要的关联。所以,解决它并不是一个想法,一项措施可以奏效的。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利用科学发展观,长远地,发展地看待整个问题。而这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具有的品质。

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篇3】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一 、2016年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16年我院共有毕业生1866人,就业1590人,总体就业率为85.21%。单位就业906人,灵活就业513人,升学142人,出国27人,入伍2人,待就业276人。

二、就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领导重视,全力推进和落实各项就业工作

学院领导对就业工作高度重视,真正做到了“一把手工程”,并将就业工作明确写进了学院2016年党政工作要点,相关领导亲自对就业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并多次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积极有效地解决就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重宣传教育,搞好制度建设,加强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的指导

1、探索就业工作体系,建立就业方面的规章制度,实现就业工作有章可依。

2、多种途径宣传国家、省、市及我校就业政策。如: 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计划、村官计划、预征入伍等政策。

3、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依托院系的力量,开展就业与创业教育。主要有:一是举办了第四届招聘面试活动。二是举办了主题设计大赛活动。三是开展了大学生“就业宣传周”系列活动。

(三)拓展就业细分市场,着力健全就业市场体系

1、发挥招聘会的基础性作用,精心培育就业“有形市场”。

一是主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 2016 年 11月25日举办了大型校园招聘会。参会用人单位近200家,提供美术设计类、音乐表演类和综合类岗位 1426个。二是积极发挥教学单位自身专业特点与优势,邀请用人单位走进课堂、工作室,举办专业特色鲜明的中小型招聘活动。据统计,2016 年举办相关中小型双选招聘活动近 60 余场。三是积极、主动引导毕业生“走出去”。9 月和 11 月,分别派员参加省市人才服务中心举办的“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洽谈会”,集中推介我校毕业生。

2、依托信息平台,建设就业“无形市场”。

依托“就业网”和学生QQ群,微信平台,快捷、准确地向毕业生提供就业需求信息。2016 年通过信息平台向毕业生发布的招聘信息超过 500 条,提供就业岗位超过 1200 个。

3、借助毕业展演推介毕业生,开辟就业第三市场。

借助“艺术展演月”的机会,特别是 6 月美术、设计、传媒类毕业生毕业作品联展的契机,学校邀请用人单位来校观展,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和创意能力,让用人单位在展演现场挑选满意人才,拉近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间的距离,已成为我校就业市场建设中的特色举措。

(四)为毕业生做宣传,在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架起信息桥梁

1、参编省就业指导中心两个版面的《2016年毕业生资源信息指南》,把我校毕业生信息在全省各用人单位中广为宣传。

2、加强就业服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建立吉林艺术学院就业微信账号,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查询服务。

(五)加强调研,努力进行就业质量反馈体系建设

1、开展了用人单位的调查回访工作,同时也征求了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指导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召开毕业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就业动向,收集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认真撰写我校就业质量报告,通过分析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质量及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从而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情况提供反馈,进而为学校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推进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六)落实就业项目,优化毕业生就业结构

1、积极推进鼓励学生考研、留学工作,提高就业质量。

2、做好“特岗教师”及大学生村官的网上申报工作。2016年我校有80名同学报名参加“特岗教师”岗位,22人被录用。36人报考大学生村官岗位,2人被录用。

3、做好教师资格证的办理工作,2016年,我校共为209名同学申请办理了教师资格证。

4、认真做好毕业生入伍预征各项工作。截止到2016年年底我院已2人通过审核,正式入伍参军。

(七)加强就业工作队伍的建设,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1、加强就业服务队伍建设,一方面,为做好就业派遣工作,就业办的老师培训辅导员相关操作程序,另一个面,对学生就业信息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在毕业生中宣传就业信息,对促进就业工作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2、加强对就业创业联合会的指导工作,使他们成为学校就业工作的补充力量。

3、坚持不懈做好就业派遣 、暂缓就业、档案寄发与查询、调整改派手续等工作,耐心、细致的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服务。

   三、突出学生创业指导,着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一)完善管理机制,实现齐抓共管

为进一步完善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管理机制,结合学校实际,成立了吉林艺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学校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与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在组织架构上实施一把手工程。

  (二)注重课程建设,推进O2O模式

  1、在全校本科生范围内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必修课),共24学时、2学分。

  2、在全校范围内开设7门国内优秀创新创业线上课程,以校级网络选修课形式供学生选修。另外,集中建设了有利于学生外出艺术实践、创新创业的选修课程“自助自主学习近平台”。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校内外结合

  1、聘请了多位知名艺术家担任创新教育指导专家,引领我校在国际及国内文化艺术领域的开阔视野与专业创新。如中国交响乐团著名指挥家李心草,韩国檀国大学研究生导师、现代陶瓷优秀制作人沈载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曙旸,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军,英国国家电视台特邀音乐总监、皇家威尔士学院爵士乐系主任Paula Gardiner,著名舞蹈理论家、评论家、编剧、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冯双白等。

  2、聘请了多位创业成功人士、资深投资人担任我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如我校92届知名校友、F1F2品牌创始人梁栋,吉林省资深创业顾问、投资人李惑然、北京PDE孵化中心投资人杜非等。

  3、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遴选了首批热心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内创新创业专职教师,并派出4位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的创业高端培训班。

(四)创新实践训练,多途径助力创新创业

  1、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中心,投资50余万元,是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孵化的教育实践基地。现已有长春市妇联、长春市i未来原创艺术协会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进驻,共同为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助力。未来几年内,大创中心的建设目标为专业化创业教育、体系化创业保障、全程化创业服务、市场化创业孵化。

  2、在2016年吉林省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获得省级金奖5项、银奖7项、铜奖1项,获奖成绩居省内前列。

  3、2016年,我校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项,三年内共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90项, 项目质量逐年提高,项目管理逐年规范。289a.cOm

  4、加强校企合作,已与几十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如吉林省诚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林田远达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抚松电子商务园区、北京天创国际演艺公司、领域创意产业集团、吉林省交响乐团、吉林电视台、桃李梅大剧院等。

四、就业发展趋势分析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一) 就业趋势分析

1、本省就业为主,向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进一步发展

从我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来看,主要以在吉林省内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为主,由此看出毕业生不仅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还积极扩展就业区域,尤其是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的就业市场始终受到毕业生的青睐。但是随着发达城市对艺术类毕业生需求的饱和,二线城市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需求以及对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视,越发渴求优秀艺术人才落户当地,这种转变在近三年毕业生流向中已经凸显出来,也成为今后毕业生签约流向的新趋势。未来,学校将继续巩固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市场,大力开发挖掘二线城市的就业市场,促进学校毕业生的市场平台更广阔,就业资源更丰富。

2、就业行业趋于多元化

我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日趋广泛,覆盖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业,信息传输、软件信息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民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等多种行业。这种就业形势与我校“综合类艺术院校,专业特点显著”的学校定位,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基本吻合。

(二)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1、就业状况为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虽然我校整体的就业状况较好,但学校在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学校可以根据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满意度反馈,重点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结合社会实际工作需求调整人才培养布局,重视学生抗压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敬业精神的培养,着力推动教学中的就业实践环节,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2、完善“就业、招生和培养”联动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我校不断健全就业、招生和培养联动机制,以社会需求为中心,努力探索社会需求与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就业促招生、以就业促培养,努力缩小社会需要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差距。在就业与招生联动方面,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我校每年都对当年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和招聘需求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将毕业生就业情况和专业需求状况作为调整我校专业布局、制定发展规划、设置学科专业、确定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对连续二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实行减招,直至停招,对社会需求量较低、就业不理想、就业流向及结构不符合培养目标的专业,实施招生预警。

3、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升就业能力

从学校层面来说,进一步提高各教学单位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实践育人理念,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强校内各类型工作室和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在空间和时间上给学生创造实习实践条件,营造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积极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等形式,依托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实习实践单位的生产需求,增加优质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近几年,有的实习实践基地不仅成了我校学生锻炼“实战”能力的平台,还成为吸纳我校大量优秀毕业生的主力。 教学单位也在积极开辟实践教学模式的新途径。例如,我校设计学院根据专业特色与就业方向组织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参加由教师带队的集体实习,这种大二、大三期间进行的“认识实习”,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实践经验,深化学生对于行业及实习单位的感性认识,扩展就业范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五、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毕业生的就业观、择业观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不正确的心态,少数毕业生仍过分看重薪水待遇,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从而失去一些很好的就业机会,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是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因此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是今后就业工作的重点,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就业政策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在选择就业岗位时越来越注重父母的意见和考虑地域因素,导致很多岗位由于离家较远或父母不同意而流失,这也是以后我们就业指导工作解决的问题。

(二)部分学生的专业虽然很好,但基本技能缺乏竞争实力,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应具备的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从而失去许多就业机会,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开拓就业渠道的力度还应加强,尤其外地生就业市场的的开拓。部分学生毕业后希望回到家乡或者到其他的城市就业,但是目前学校联系的就业渠道仍以本市及周边城市为主,因此今后应扩展就业市场,使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四)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水平,使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五)由于我校学院较多、毕业生体量较大,中心现有人员有限,

因而在深入学院为学生提供精准就业创业服务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差距和不足,就业创业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机构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2017年就业工作思路

2017年,我们将以全国和全省就业工作会议的精神为指导,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工作思路如下:

(一)落实就业工作制度、使就业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一是执行就业工作例会制;二是认真颁发落实《吉林艺术学院就业考评体系》(试行)和就业考核制度,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章可循,管理更规范,更科学。

(二)继续抓好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搞好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创业指导课程,逐步达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要求。

(三)继续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例如:开展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就业政策宣传月等活动。

(四)构建就业信息发布的有效平台。加强与用人单位及学生的三方联系,组织各种规模的招聘会、宣讲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通过进一步完善网络建设、开辟更多的就业宣传专栏宣传就业信息;加强沟通,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充当“桥梁”作用。

(五)继续抓好常规服务工作。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就业率追踪工作,各分院要摸清每一个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对就业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扶。确保2017年在稳定就业率的基础上,提升就业质量。另一方面要准确做好2017届毕业生的派遣工作和毕业生的教师资格证的办理等常规服务工作。

(六)重视就业观念教育。要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灵活就业。例如,鼓励学生到基层到中小微企业就业;从事相对稳定的家教工作;经营网店;鼓励毕业生参加研究生考试,鼓励学生出国留学,提高就业质量。组织好“特岗教师”“预征入伍”等就业项目。

(七)努力做好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根据教育部“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撰写要求,加强评估体系的建设,使就业信息能够较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篇4】

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区委“123456”总体发展思路和“1366”总体目标,以保民生、保稳定为己任,以打造“民生就业360”服务品牌为目标,立足新起点,着眼新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动全区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今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就业和再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13759人,完成年任务22600人的60.89%;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84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8%,始终控制在了4%以内;召开用工洽谈会43场,完成年任务60次的71.07%;发布用工信息岗位28240个,完成市定年任务30000个的94。13%;职业指导12729人,完成市定年任务13000人的97.92%;职业介绍成功2808人,完成市定年任务5400人的52%;开发社区就业岗位661个,完成市定年任务xx00个的60。09%;创办社区就业服务网点205个,完成市定年任务250个的82%。创业促进就业示范点51个,完成年任务100个的51%;召开就业创业明星报告会、交流会12场,完成年任务20场的60%。

(二)就业培训。

培训各类失业人员6084人,完成年目标任务xx200人的54%,培训后就业率达80%。其中,组织职业技能培训5371人,完成年任务10000人的53.71%,创业能力培训713人,完成年任务1200的59%,创业培训当期成功创业率达40%。

(三)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缴费人数增长率达到19.45%;失业保险扩面1257人,完成年任务1704人的73.72%;失业保险参保16599人,完成年任务17620人的94.2%;配合地税部门征缴失业保险金302万元,完成市定半年任务269万元的xx2.26%;对250户企事业单位的5700多名职工参保缴纳失业保险金的基数进行了审核,失业保险审核率达到93%;失业保险稽核27户,5035人,完成了市上要求稽核达到参保人数30%以上的目标任务;向市上争取就业专项资金3615万元,完成年任务4500万元的80.33%;发放失业保险金302.8万元,发放门诊医疗费84345元,报销医疗费1.2769万元,报销生育补助1290元,报销丧葬费1。5797万元;按照省人社厅、省档案局《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达标验收工作的通知》文件,对失业保险业务档案进行归档、装盒。

(四)小额担保贷款。

推荐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679人发放贷款4425万元,完成年任务8000万元的55%;完善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台账,跟踪服务率100%;对推荐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创业培训,培训率100%。

(五)劳务工作。

输转劳动力9471人次,完成年任务1。1万人次的86%;其中:有组织输出5209人,完成年任务5500人的90%;创劳务收入5999.03万元,完成年任务9900万元的61%;职业技能培训847人,完成年任务xx00人的77%,其中:失地农民培训200人,完成年任务300人的67%;登记回乡创业人数105人,完成年任务156人的67%;境外就业75人,完成年任务120人的63%;刊发劳务经济与农民工工作信息8篇,完成年任务12篇的67%。

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篇5】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县人社局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遵循精准帮扶、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一户一就业”的总目标,把就业扶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为首要任务,以建立就业扶贫台账为基础,以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创业扶持、人才支撑和政府兜底保障为手段,扎实开展就业扶贫工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工作专班,组建劳务就业组织员队伍。我县为切实做好稳的就业工作,一是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县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专班”。二是印发了《**县劳务就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县乡镇党委政府有组织劳务就业扶贫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和工作任务,充分调动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专班成员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确保工作效果。三是完成了县、乡、村、组四级劳务就业组织员队伍的组建,并对全县1761名劳务就业组织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二)建立三个台账,有针对性引导就业。结合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排查工作,逐户摸准返岗就业人员、外出就业意愿人员及就近就业意愿人员底数,建立“三个台账”,分类施策,有针对性的引导就业。一是精准建立非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台账。重点掌握好务工就业的详细地点、收入,重点掌握富余劳动力就业意愿,重点掌握边缘户的务工就业状况和务工收入。二是精准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台账。通过“户户见”“一对一”的方式,由各村级作战队收集整理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三是精准建立返乡人员信息台账。针对疫情影响,各乡镇(街道)以战队为单元动态统计返乡人员,重点掌握返乡原因、就业意愿,做到摸清对象、掌握需求。

(三)加强公岗兜底,助推贫困劳动力就业。根据州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专班下达的“八个一批”劳务就业扶贫岗位开发指标任务,督促指导专班成员单位、各职能部门、乡镇挖掘开发就业岗位,及时录入劳务就业扶贫大数据平台,建立了劳务就业岗位数据库,并做好岗位推荐促进就业。截止到目前,我县公益性岗位带动就业6739人。其中,全日制公益性岗位232名、就业援助补贴岗位人员1427名、护林1939名、保洁员590名、信息辅助员936名、卫生防疫消杀员140名、环境监督员2名、临时城镇公益性岗位65名、临时乡村公益性岗位198名、护路员601人,管水员609人。

(四)强化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结合市场用工需求和县内主导产业发展需要,按照“缺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培训就业脱贫一批的牵头抓总作用,大力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我县通过公开招标选定了**县红四方技能培训中心、**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就业培训学校、**职业培训学校4家培训机构承担我县劳动力培训工作。截止目前,2020年人社部门牵头开展培训及统计培训了131期,培训人次6615人次,其中培训贫困劳动力5755人次,培训易搬劳动力2085人次。一是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565人次;二是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及创业发展等开展技能提升培训1227人次;三是开展家政、护工、美容等培训486人次;四是开展以电工、焊工等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427人次;五是围绕生态护林员、农村电子商务、食用菌培育、以工代训等753人次;六是职业技能长期教育培训157人次。

(五)深入摸底调查,准确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基本信息。按照省、州、县相关工作要求,从人社部门职能出发,开展了全县贫困劳动力信息采集,详细登记了贫困劳动力个人基本信息、转移就业意向、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等相关信息。同时,我局将建档卡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边缘户劳动力“三类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工作作为当下的核心工作来抓,按照户户见面、人人发动的要求,进一步核实核准对象,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就近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渠道,确保实现“三类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六)发挥企业优势,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紧密围绕“建平台、送岗位、送政策、助脱贫”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企业优势,积极开发合适岗位,主动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为企业搭建服务社会的平台,为贫困劳动力搭建就业、创业、脱贫致富的平台,不断拓宽我县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通过与县工信、发改、园区等部门对接,全面了解我县复工复产企业情况,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加强就业扶贫车间扶持力度,挖掘县内招聘信息,建立岗位信息库,积极引导、鼓励务工人员到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等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截至目前,24个就业扶贫车间带动2541人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639人(易搬劳动力346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620人。

(七)做好后续服务,促进外出务工人员稳岗就业。结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了17条硬核措施助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要求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政策研究,尽快确保政策在我县落地见效。同时,要求各乡镇(街道)组织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申报一次性求职补贴政策,兑现到县外省内和省外就业的贫困劳动给予500元和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对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劳务经纪人开展劳务输出跟踪服务符合条件的,按照服务人数,兑现每人500元的一次性跟踪服务补贴。今年以来,今年以来,共审核发放促进就业再就业补贴资金1437.77万元(其中:公益性岗位补贴163.8万元,社保补贴180.61万元,就业扶贫援助补贴575.36万元,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63.61万元,就业创业服务补助365.68万元,创业平台创建补助50万元,自主创业补贴1万元,求职创业补贴16.9万元,吸纳贫困劳动力一次性补贴1.9万元,创业创所租赁补贴13.95万元,就业奖励2.32万元、职业技能证书费1.02万元,职业培训补贴1.62万元)。

(七)增强扶持力度,提升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本着“创业贷款发放要切实服务就业创业和脱贫攻坚”的原则,强化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为贫困对象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综合服务,确保贫困对象享受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今年以来共审核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6笔,2207万元(其中为23家小微企业贷款413万元),带动592人就业(其中妇女319人)。凡通过创业带领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创业人员,在创业贷款贴息上给予倾斜,充分发挥了创业担保贷款有力扶持创业就业的积极作用。

(八)加强劳务协作,积极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一是在与**签订稳岗协议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前往出发到**市、**县、**市三地对接交流劳务就业扶贫协作工作和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工作,且与**、**市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二是在**就业大厅开展**•建德2020年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参加招聘的建德企业有7家,提供 247个岗位,专车免费接送劳动力“现场”寻岗。有300余名求职人员参与招聘活动,发放招聘宣传单200份,现场初步达成就业协议33人。三是在春茶采摘的高峰期,积极与建德市对接,并落实组织采茶人员方案,通过驻村干部、乡镇干部大力宣传成功组织43名劳动力赴建德市从事近1个月的采茶工作,采茶期间务工人员人均基本工资为200元/天。四是围绕稳定就业,积极开展岗位宣传和收集工作,并于7月27日在县就业服务大厅举办“**县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此次招聘会,用人单位包括省外县内共70余个参加招聘,省外主要为浙江省建德市、浙江省海盐县,江西省瑞昌市“两个省三个市县\\\\\\\"的大中型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岗位共1980余个,县内企事业单位见习生岗位228个,共计提供就业岗位2200余个。五是结合我省双创活动周活动,县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专班运用到**、***“三省五市”收集的2816个普工岗位和1095个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精准筛选符合16--55周岁劳动力的工作岗位,积极组织开展**县2020年秋季“秋收损 务工补”招聘工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易搬户、边缘户“三类人员”劳动力和农村其他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推荐,引导劳动力就近就业和外出务工,通过增加务工收入,全力弥补秋收损失,有效巩固脱贫质量和脱贫成效。六是11月30日—12月3日期间,集中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为122余名高校毕业生提供求职登记服务,举办专场招聘会一场,参加招聘的单位数32个,提供就业岗位421余个,发放就业政策等宣传资料500余份。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就业压力有所增大。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后,企业开工复工时间普遍推迟,劳动者返岗就业延迟,招聘用工总量下降,就业增长放缓。

(二)就业稳定性有待加强。部分行业企业稳岗压力上升,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劳动力流动受阻,且坝区和林下产业带动就业的连续性、持续性不强,季节性用工较多,部分劳动力就业存在不稳定因素。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坚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底线思维,聚焦就业政策落实,进一步加大就业援助补贴、一次性求职补贴、有组织劳务输出跟踪服务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场租补贴等惠民政策的宣传,均衡使用就业专项资金,让就业政策惠及更多企业和群众,进一步带动就业和稳定就业。

(二)抓牢劳务就业输出。坚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并重,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精准施策,聚焦有组织劳务输出,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深度和广度,在珠三角、长三角劳务输出集中地建立劳务联络服务站,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在确保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的基础上,动态管理“零就业家庭”再就业工作,全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三)抓实劳务技能培训。进一步强化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工作,通过岗前培训、订单培训、以工代训等方式,提升技能技术保障能力和水平。

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篇6】

关于大学生基本素质与就业取向调查报告的说明

1. 调查目的:

了解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的就业期望,对自身素质的评价,对就业形势的看法,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2. 结论总结及分析:

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的就业形势,并在本学院大三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自我思考。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除的摆放在面前,我们要坚强面对。

分析:

1、本次关于大学生基本素质与就业取向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有效问卷35份,有效率95%,其中男生28份,女生7份,男女比例以专业男女比例为基准,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2、我们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规划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45.8%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立即寻找岗位;23.5%报考研究生;14.3%报考国家公务员;5.9%自主创业;0.7%选择出国;1.1%选择待业;4.6%选择视情况再决定;4.1%没考虑过。这表明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希望立即获得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 但是又害怕辛苦,不愿意自主创业。另外,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大学生选择考研,其目的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或者是为了继续深造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

3. 相关建议

为了使大学学习与职业发展更好地衔接,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应该以职业发展为目标制订合理的专业学习计划,注重能力的自我培养和身心素养的提升。

大学生在大学应基本上具备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应注重能力的自我培养。大学生自我培养能力的途径主要有:

(1)积累知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勤奋是成功的钥匙。离开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而知识的积累要靠勤奋的学习来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掌握已学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也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2)勤于实践。善于学习是培养能力的基础,实践是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检验学生是否学到知识的标准。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主动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又要勇于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既要认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又要热心各种公益活动,既要积极参与校内外相结合的科学研究、科技协作、科技服务活动,参加以校内建设或社会生产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劳动,又要热忱参加教育实习活功,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学习班、讲学班,担任家庭教师等。

(3)发展兴趣。兴趣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事物本身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是对能给个体带来愉快或益处的活动结果发生的兴趣,人的意志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应该重点培养对学习的间接兴趣,以提高自身能力为目标鼓励自己学习。

(4)超越自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注意发展自己的优势能力,但任何优势能力是不够的,大学生必须对已经具备的能力有所拓展,不管其发展程度如何,这是他们今后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

青年是一个国家的脊梁,一个民族的未来,一个时代的骄傲。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复兴,时代的繁荣,最大的、最重的、最苦的责任和使命都在青年的肩上。我国大学生群体作为青年人的先锋,是思想最为敏锐、思维最为活跃、个性最为突出的高智能群体,是青年群体的核心构成,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

元化、信息高速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优秀的思 想素质、敢于创新的素质、扎实的专业素质、强健的身体素质,不仅仅是国家、高校、家庭和社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精神领域的工作,也是广大青年学生自身在日常学习、生活、休闲之余应不断加以培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道德禀性。因此我们应该立足实际,合理调整自己的能力,成为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略尽绵薄之力。

本文网址://m.289a.com/shengrizhufudaquan/67109.html

相关文章 更多
最近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