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导航

初中数学课件合集14篇

2024-07-19

“此日一到来,年龄长一长;蛋糕来助兴,心愿来达成。”每一个人的生日,都和他的父母、亲人、朋友有着重要的意味,如果无法到现场祝贺生日,都会通过手机或者贺卡送上生日祝福语。您在为发生日祝福语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初中数学课件合集14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初中数学课件【篇1】

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感受因式分解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在探索因式分解的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培养积极的进取意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与价值.

3.关键:通过分解因数引入到分解因式,并进行类比,加深理解.

请同学们探究下面的2个问题:

问题2:当a=102,b=98时,求a2-b2的值.

1.ma+mb+mc=();

2.x2-4=()();

3.x2-2xy+y2=()2.

【师生共识】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

①(x+1)(x-1)=x2-1;

②a2-1+b2=(a+1)(a-1)+b2;

③7x-7=7(x-1).

(2)在下列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项,使等式成立.

①9x2(______)+y2=(3x+y)(_______);

②x2-4xy+(_______)=(x-_______)2.

2.因式分解与整式运算有何区别?

初中数学课件【篇2】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平行线的判定公理.

2.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经历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两个判定定理.

3.掌握应 用数学语言表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定理,逐步掌握规范的推理论证格式.

(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画图、讨论、 推理等活动,给学生渗透化归思想和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公理.

●教学难点

推理过程的规范化表达.

●教学方法

尝试指导、引导发现与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

投影片五张

第一张:定理(记作投影片§6.3 A)

第二张:议一议( 记作投影片§6.3 B)

第三张:定理(记作投影片§6.3 C)

第四张:想一想(记作投影片§6. 3 D)

第五张:小结(记作 投影片§6.3 E)

●教学过程

Ⅰ. 巧设现实情境,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探索过直线平行的条件.大家来想一想:两 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平 行呢?

上节 课我们谈到了要证实一个命题是 真命题.除公理、定义外,其他真命题都需要通 过推理的方法证实.

我们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是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是公理.那其他的三个真命题如何证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第三节:为什么它们平行.

Ⅱ.讲授新课

看命题(出示投影片§6.3 A)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这是一个文字证明题,需要先把命题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几何图形和符号语言.所以根据题意,可以把这个文字证明题转化为下列形式:

图6 -12

如图6-12,已知,∠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且∠1与∠2互补 ,求证:a∥b.

那如何证明这个题呢?我们来分析分析.

[师生共析]要证明直线a与b平行,可以想到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公理来证明.这时从图中可以知道:∠1与∠3是同位角,所以只需证明∠1=∠3,则a与b即平行.

因为从图中可知∠2与∠3组成一个平角,即∠2+∠3=180°,所以:∠3=180°-∠2 .又因为已知条件中有∠2与∠1互补,即:∠2+∠1=180°,所以∠1=180°-∠2,因此由等量代换可以知道:∠1=∠3.

好.下面我们来 书写推理过程,大家口述,老师来书写.(在 书写的同时说明:符号“∵”读作“因 为”,“∴”读作“所以”)

证明:∵∠1与∠2互补(已知)

∴∠1+∠2=180°(互补的定义)

[∵∠1+∠2=180°]

∴∠1=180°-∠2(等式的性质 )

∵∠3+∠2=180°(1平角=180°)

∴∠3=180°-∠2(等式的性质)

[∵∠1 =180°-∠2,∠ 3=180°-∠2]

∴∠1=∠3(等量代换)

[∵∠1=∠3]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

这样我们经过推理的过程证明了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我们把这个真命题称为 :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

这一定理可简单地写成: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注意:(1)已给的公理,定义和已经证明的定理以后都可以作为依据.用来证明新定理.

(2)方括号内的“∵∠1+∠2=180°”等,就是上面 刚刚得到的“∴∠1+∠2=180°”,在这种情况下,方括号内的这一步可以省略.

(3)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已经学过的定理.在初学证明时,要求把根据写在每一步推理后面的括号内.

好,下面大家来议一议(出示投影片§6.3 B)

小明用下面的方法作出了平行线,你认为他的作法对吗?为什么?

图6-13

这样我们就又得到了直线平行的另一个判定定理:(出示投影片§6.3 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 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这一定理可以简单说成: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

刚才我们是应 用判定定理“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来证明这一定理的.下面大家来想一想(出示投影片§6.3 D)

借助“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公理,你还能证明哪些熟悉的结论呢?

同学们讨论得真棒.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熟悉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

Ⅲ.课堂练习

(一)课本P190随堂练习

(二)看课本P188~ 190,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的证明.

由角的大小关系来证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再一次体现了“数”与“形”的关系;而应用这些公理、 定理时,必须能在图形中准确地识别出有 关的角.

注意:1.证明语言的规范化.

2.推理过程要有依据.

3.“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 条直线互相平 行”这个真命题以后证.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191习题6.4 1、2

●板书设计

§6.3 为什么它们平行

一、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定理: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6-19,∠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且∠1与∠2互补,求证:a∥b.

证明: 略

3.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已知,如图6-20,∠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 .且∠1 =∠2.

求证a∥b.

二、课堂练习

三、课时小结

四、课后作业

初中数学课件【篇3】

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关注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这种认识常常流于经验的层面;在小学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了作为“数的运算”的减法运算,但这种减法运算的学习很大程度上的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调控。

初中数学课件【篇4】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角的比较与运算》-初中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尊敬的各位考官:

上午好,我是面试初中数学的6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角的比较与运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角的比较与运算》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由学生动手,利用线段的比较与运算进行知识迁移,得到角的比较与运算方法,同时理解角平分线的意义。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角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同时为后续学习余角和补角打下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理解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标准,特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角度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的形式归纳出比较角度大小的方法,并且学会运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归纳比较的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

根据教学三维目标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角度加减运算;而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说学情

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把握和处理教材具有重要作用,接下来我来说一下学情。七年级的学生虽抽象思维占优势,但还需感性经验的支持,这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叛逆心理比较强,教师应关注这些特点,多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设问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说学法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对新知的自主探究,促使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数学,乐于探究数学。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教材及学生特点,为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参与知识的过程,我将从五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在上课伊始,我会通过引导回忆比较线段长度的方法,大屏幕出示两个角并提出问题:角也能比较大小吗?角的大小又应该如何比较呢?

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根据小学的知识基础,会提出可以用量角器量一量,此时我会继续追问是否能找到别的方法,同时提示可以将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通过观察位置来比较角的大小,从而引出课题--角的比较与运算。

这样的导入一方面帮助学生回忆旧知,为新知找到生长点,另一方面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状态。

2.师生交流,探索新知

活动一、探究角之间的大小和关系

学生产生探究欲望之后,我会带领学生共同探究如何通过两个角的一边重合判断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我会在大屏幕出示两个角∠AOB和∠A’O’B’重合一条边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引导学生根据另一条边的位置判断二者的大小关系。同时我也会补充和总结,借助图片直观帮助学生掌握方法。

接着,我会继续出示课本134页思考问题截图,并提问:图中有几个角?几个角之间都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我会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数一数,并据此找到这几个角的关系。

学生小组合作的同时,我也会走下讲台,深入学生的.探究中,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和引导,学生很容易发现图中共有三个角∠AOC,∠AOB和∠BOC,同时会发现∠AOC>∠AOB,∠AOC>∠BOC,此时,我会表扬学生能够正确比较角的大小,并继续引导学生发现角之间的和差关系,学生得出∠AOC是∠AOB和∠BOC的和,我会顺势讲解用数学符号的表示为∠AOC=∠AOB+∠BOC,此时继续引导学生找到∠AOB是∠AOC与∠BOC的差,并列出式子∠AOB=∠AOC-∠BOC,接下来我会继续追问: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指出∠AOC-∠AOB=∠BOC。在表扬学生的基础上,我会进一步总结:同一顶点引出的三条不同射线可以组成三个角,这三个角之间存在和差关系。

活动二、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

在此基础之上,我会大屏幕出示用三角板画出15°和75°角的过程和方法,并列出算式45°+30°=75°和45°-30°=15°,请学生仿照我的方法,充分利用三角板画几个角,看看谁画的最多,并和同桌说说它们的画法。学生充分讨论画图之后,我会找学生展示画的结果,学生会得到105°,120°,135°,150°,此时我会充分的表扬学生,可以利用角的相加得到不同的角,并追问学生能否利用角的减法找到更多的角,进而找到15°角的不同画法。

此时我会请学生观察,画的角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总结:角是可以进行计算的。

接下来我会继续大屏幕展示课本135页图4.3-9,并讲解角平分线的定义:如图所视,如果∠AOB=∠BOC,那么射线OB把∠AOC平均分成两个相等角,这条线就是∠AOC的角平分线。同时带领学生画出一个角,并通过折一折找到它的角平分线,我会通过先示范,再请学生参照我的方法折出角的平分线。

我会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把一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线做角的平分线,用折一折的方式将角的两条边重合得到的线是角的平分线。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新授环节,利用两个活动层层递进,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发现规律,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真正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3.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应用新知,我会大屏幕出示几组算式,让同学们快速计算并说出结果。同时,出示几个关于角度计算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以开火车形式提问。

4.回顾小结,整理新知

在本环节,我会让学生大声交流讨论的方式互相说一说本节课学了那些新知,总结收获,并进一步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5.布置作业,内化新知

最后是布置作业环节,我会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1、2,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大屏幕拓展题。

六、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现在呈现在黑板上的就是我的板书。这样的板书一目了然,突出本节课重点。

初中数学课件【篇5】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矩形的判定》,根据新课标理念,对应本节,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①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一年级第二册,第19章《四边形》的第二节的内容,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不等式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不等式组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不等式的工具性内容。因此我认为本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②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和交流使学生逐步得出矩形的判定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会用判定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2、通过探究中的猜想、分析、类比、测量、交流、展示等手段,让学生充分体验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学习感知,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展示中学会倾听。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3、使学生经历探究矩形判定的过程,体会探索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③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及证明过程教学难点:矩形判定方法的证明以及应用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教学手段: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的逻辑推理、动手实践等能力。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通过探索与交流,逐渐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并会运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开放式命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对矩形的学习,谁能告诉我矩形是怎样定义的?(通过对矩形定义的回顾,引出判定矩形除了定义外,还有哪些方法,导入新课。)

回顾:

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2、矩形的性质:对边: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四个角相等,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环节二:尝试发现,探索新知:活动一: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限定仅用手中量角器尝试判定课前准备好的四边形纸板是否为矩形纸板,并说明理由。(此问题的解决以分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矩形的定义,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一。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深入到小组中,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探究进程并适当给予点拨。)活动结束,由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并可适当板书进行推证、讲解。在此过程中,全体同学可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能力。

活动二: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限定仅用直尺尝试判定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板是否为矩形纸板,并说明理由。(此问题的解决仍以分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矩形的判定定理一,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二。)通过此种互动过程,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

定理一、定理二得出后,总结矩形的三种判定方法,并对题设进行比较、区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定理应用的条件。(学生比较,归纳。)

环节三:应用辨析,巩固定理

总结:矩形判定方法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定理,应用定理,练习如下:

一、判断题:

1、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2、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4、一组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二、填空题:

1、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等,且互相平分于O,则四边形ABCD是_形,若∠AOB=60,那么AB:AC=_,若AB=4cm,BC=_cm,矩形ABCD的面积为_。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相交所成的四边形是_形。习题设置原则及解决方法说明:

判断题的设计加强学生对所学定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将给出的条件转化为应用定理所需的条件,辨析判定定理的题设,以便更好地应用定理。填空题第一题是对教材例2的改编,第二题是对教材习题的改编,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分别应用所学定理,使学生能够学习致用。这两道题的解决方法是先采用独立完成形式,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求助老师或同学,学生互助完成,派学生代表板书讲解。

环节四:开放训练,发散思维

变式训练

△ABC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

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

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1)求证:EO=EF

(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变式训练的设置,旨在发散学生的思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而移动、旋转等问题也是近年中考的热点。学生思考、讨论完成,教师适当点拨,加以讲解。

环节五:反思小结,体验收获.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再现知识,教师点评,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合作,大胆思考给与肯定,提出希望。

环节六:布置作业,反馈回授通过作业反馈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效果,并进一步巩固定理,应用定理。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谢谢大家!

初中数学课件【篇6】

会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经历探索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完整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动交流的习惯,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2.难点:领会因式分解的解题步骤和分解因式的彻底性.

3.关键:应用逆向思维的方向,演绎出平方差公式,对公式的应用首先要注意其特征,其次要做好式的变形,把问题转化成能够应用公式的方面上来.

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推进自己的思维.

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

(1)(a+5)(a-5);(2)(4m+3n)(4m-3n).

【学生活动】动笔计算出上面的两道题,并踊跃上台板演.

(1)(a+5)(a-5)=a2-52=a2-25;

(2)(4m+3n)(4m-3n)=(4m)2-(3n)2=16m2-9n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两道题目,并运用数学“互逆”的思想,寻找因式分解的规律.

【学生活动】从逆向思维入手,很快得到下面答案:

(1)a2-25=a2-52=(a+5)(a-5).

(2)16m2-9n2=(4m)2-(3n)2=(4m+3n)(4m-3n).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a2-b2=(a+b)(a-b)的同时,导出课题: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评析: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a、b,教学中还要强调一下,可以表示数、含字母的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

(1)x2-9y2;(2)16x4-y4;

(3)12a2x2-27b2y2;(4)(x+2y)2-(x-3y)2;

(5)m2(16x-y)+n2(y-16x).

【思路点拨】在观察中发现1~5题均满足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从平方差公式的角度进行因式分解,请5位学生上讲台板演.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解:(1)x2-9y2=(x+3y)(x-3y);

(2)16x4-y4=(4x2+y2)(4x2-y2)=(4x2+y2)(2x+y)(2x-y);

(3)12a2x2-27b2y2=3(4a2x2-9b2y2)=3(2ax+3by)(2ax-3by);

(4)(x+2y)2-(x-3y)2=[(x+2y)+(x-3y)][(x+2y)-(x-3y)]=5y(2x-y);

=(16x-y)(m2-n2)=(16x-y)(m+n)(m-n).

初中数学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方程的定义及方程与方程的区别;

2使学生掌握方程解的定义,以及一个值是否为指定方程的解

教学重点

检验方程的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

区分等式与方程;等式与恒等式;恒等式与方程

版面设计

方程与方程的解

一、等式与恒等式:

二、方程与整式方程:

三、方程的解与方程的根:

例1:例2: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⑴猜年龄:

把你的年龄乘以2减去5。如果是21岁,我猜你的年龄是13岁

⑵找规律:

如果设小明的年龄为x岁那么“乘以2再减去5”就是2x5所以得到方程(equation):2x5=21

二、新课传授:

1.等式与恒等式:

①等式:

像1+2=35.3(1.2)=6.5x+2x=3xx+3=5等这样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左边的式子叫做等式的左边;

等式右边的公式称为等式右边。

等式的一般形式是:a=b

②恒等式:

像1+2=35.3(1.2)=6.5x+2x=3xa+b=b+a等这样等号两边的值永远相等的式子叫做恒等式

2.方程与整式方程:

①方程:

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②整式方程:

当一个方程的两边都是整数时,它们被称为积分方程

【练习】:课后1、2两题(指定学生口答)

1.方程的解与方程的根:

①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

②一元方程:

只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式称为单变量方程式;

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

2.一元一次方程:

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阶为1的积分方程称为一元线性方程

例1测试下列数字是否为方程7x+1=10-2x的解:

⑴x=1;⑵x=-2

解:(1)将x=1代入方程的左右两侧,可以得到

左边=7×1+1=8

右边=10-2×1=8

∵左边=右边

νx=1是方程7x+1=10-2x的解

(2) 将x=-2代入方程的左右两侧

左=7×(-2)+1=-13

右=10-2×(-2)=14

∵左边≠右边

νx=-2不是方程7x+1=10-2x的解

例2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线性方程组:

⑴5x+4=11;⑵;⑶2x-y=1;

⑷;(5) 解:(1)和(4)是一元线性方程组;(2)它们不是一元线性方程组

[练习]课后练习1、3(口头回答);2(1、2)(指定学生板演)

三、作业:

课后习题

同步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理解命题、公理和定理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合理有序表达思想的良好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公理化方法对数学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知道什么是公理,什么是定理

2.难点: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讲解:前一节课我们讲过要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将**怎样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

二、**新知

(一)公理教师讲解:.

我们已经知道,以下主张是正确的:

当一条直线切两条平行线时,得到相同的位置角;

第三条直线是两条直线。如果相同位置角相等,则两条直线平行;

同余三角形对应的边和角相等

在这本书中,我们把这些真实生活的问题作为公理

(2) 定理教师通过反例引导学生说明下面两个问题总结的结论是错误的,从而说明证明的重要性

1、教师讲解:请大家看下面的例子:

当n=1时(n25n+5)2=1;

当n=2时(n25n+5)2=1;

当n=3时(n25n+5)2=1.

我们能不能就此下这样的结论: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25n+5)2的值都是1呢

实际上我们的猜测是错误的因为当n=5时(n25n+5)2=25.

2、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a=b,那么a2=b2.由此我们猜想:当a>b时a2>b2.这个命题是真命题

[答:不正确,因为3>5但32

教师总结: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用观察、验证、归纳、类比等方法发现了很多几何图形的性质.但由前面两题我们又知道这些方法得到的结论有时不具有一般性.

换言之,这些方法得到的命题可能是真是假

教师讲解:.

(三)例题与证明

例如有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条定理后我们还可以证明刻画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命题: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教师板书证明过程.

老师解释:这个命题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是真是假的依据

定理的作用不仅在于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可以作为其他命题真伪的依据

三、随堂练习

课本p66练习第1、2题.

四、课时总结

1在长期实践中是正确的命题叫做公理

2通过逻辑推理证明它们是正确的命题称为定理

五、布置作业

初中数学课件【篇8】

我们要学会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丰富文化价值.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轴对称数学教学课件,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们对整章的学习内容做一回顾,系统地把握全章的知识要点和基本技能。

2.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们能较好地运用本章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问题。

重点、难点

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及其应用是教学重点,而灵活运用上述性质解决问题、轴对称图案的设计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问题1: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什么?

它是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

问题2:是否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一组对称点,连结对称点,画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得到该图形对称轴。

问题3: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问题4: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具有什么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问题5: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高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等于60。

问题6:如何判断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二、例题

1.下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个 个 个 个

2.如右图所示,已知,OC平分AOB,D是OC上一点,DEOA,DFOB,垂足为E、F点,那么

(1)DEF与DFE相等吗?为什么?

(2)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如右图所示,已知AB=AC,DE垂直平分AB交AC、AB于D、E两点,若AB=12cm,BC=l0cm,A=.求△BCD的周长和DBC度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复习,同学们应掌握本章知识和技能,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初中函数教学课件课件(共20篇)

初中教学课件

高中数学教学课件

初中教学课件下载

生物教学课件初中

初中数学课件【篇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高元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此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有重要意义。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已有的知识经验,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主要体现在:

知识与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建模的分析、思考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要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而概念的教学又要从大量的实例出发。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初中数学说课稿精选初中数学说课稿精选。鉴于学生比较缺乏社会生活经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较弱,因此把由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方程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法教学。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数学模型—————概念归纳”的模式。但是由于学生将实践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能力有限,所以,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与演示,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因为数学来源与生活,所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创设情景,易于被学生接受、感知。通过微机演示课本中的实例,并应用微机对其进行分析,充分显示微机演示中的生动性、灵活性,把图形的静变成动,增强直观性;同时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抽象能力。情景分析中学生自然会想到用方程来解决问题,但所列的方程不是以前学过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地进入新课。

初中数学说课稿三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证明几何题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推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经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别对顶角和邻补角。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转化,说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规范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三)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难点:写出规范的推理过程和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多媒体。增大了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三、学法指导

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学会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从中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能力,并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数学课件【篇10】

2、 通过绝对值概念、意义的探讨,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3、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发现、自主学习的过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绝对值的概念、意义及应用 教学方法: 探索自主发现法,启发引导法 设计理念: 绝对值的意义,在初中阶段是一个难点,要理解绝对值这一抽象概念的途径就是把它具体化,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事物入手,借助数轴,使学生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试一试”,“练一练”等,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合作交流中,经历和体验绝对值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逐步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重要而很实际的数学概念,提高我们的数学本领,先请大家看屏幕,思考并解答题中的问题.(用多媒体出示引例) 星期天张老师从学校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千米,到了游乐园,下午她又向西行千米,回到家中(学校、游乐园、家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①用有理数表示张老师两次所行的路程;②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升,计算这天汽车共耗油多少升? ① 千米,千米; ②×升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这个例子涉及两个问题,第一问中的向东和向西是相反 意义的量,用正负数表示,第二问是计算汽车的耗油量,因为汽车的耗油量只与行驶的 路程有关,而与行驶的方向没有关系,所以没有负数.这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 中的量,我们并不关注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只要知道具体数值就行了.你还能举出其他 类似的例子吗? .小组讨论,有的同学在思考,有的在交流,有些例子被否定,有的得到同伴的赞许, 气氛热烈.教师巡视,偶尔参加其中一组的讨论,但不直接肯定或否定学生的问题,而是引导鼓励学生思考、交流,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我们小组举的例子是:我爸爸喜欢炒股,一天他支出 元购买股票,同一天他又抛出股票收入 元,规定支出为负,那么爸爸两次的交易额用有理数如何表示?如果交易所每次交易按总额的千分之一收费,那么爸爸的这两次交易需交多少交易费?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不关注相反意义的例子,刚才我们所举例子中的计算,都不必考虑它们的正、负性,看来我们的确很有必要给上面涉及的量取一个名字.我们把这个量叫做有理数的绝对值.

二、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 绝对值的概念 ⑴ 如图,在数轴上,+和-虽然符号不同,但表示这两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都是, 我们把这个距离叫做+和- 的绝对值.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绝对值是,记作:?3=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的绝对值是,记作:?3= ⑵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数的绝对值,记作:a . 探索绝对值意义 ⑴ 学生探索:求,-,11,-,,-的绝对值 22小组讨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规律总结: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⑵ 学生抢答: 15?53.2?3.2212?22 11?5?5?3.2?3.2?22?220?0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 即:若>,则a=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即:若

1、 绝对值的概念、意义 ① 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点表示的有理数的绝对值 ②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的绝对值是 ?a(a?0)?a(a?0)?③ a=?0(a?0)a=? ??a(a?0)??a(a?0)?④ 绝对值是非负数 a≥ ⑤ 有理数可理解为由性质符号和绝对值组成 ⑥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理解为符号相反、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

2、 学会发现、探索、合作交流,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六、设计理念: 绝对值的意义,在初中阶段是一个难点,要理解绝对值这一抽象概念的途径就是把它具体化,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事物入手,借助数轴,使学生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试一试”,“练一练”等,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合作交流中,经历和体验绝对值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逐步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一件增长知识的工作,在茫茫的学海中,或许我们困苦过,在艰难的竞争中,或许我们疲劳过,在失败的阴影中,或许我们失望过。但我们发现自己的知识在慢慢的增长,从哑哑学语的婴儿到无所不能的青年时,这种奇妙而巨大的变化怎能不让我们感到骄傲而自豪呢。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而艰难的战胜时,当我们在漫长的奋斗后成功时,那种无与伦比的感受又有谁能表达出来呢。因此学习更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只要我们用另一种心态去体会,就会发现有学习的日子真好。

如果你热爱读书,那你就会从书籍中得到灵魂的慰藉;从书中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中找到自己生活的乐趣;并从中不断地发现自己,提升自己,从而超越自己。

明天会更好,相信自己没错的。 我们一定要说积极向上的话。

只要持续使用非常积极的话语,就能积累起相关的重要信息,于是在不经意之间,我们就已经行动起来,并且逐渐把说过的话变成现实。 绝对值教案。

初中数学课件【篇11】

1、掌握梯形的定义,认识梯形的其他相关概念;

2、熟练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

3、通过实际操作研究梯形的基本辅助线作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灵活添加辅助线,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原因是解决梯形问题往往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处理,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对于刚刚接触梯形的学生难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往往会有题目一讲就明白但自己不会分析解答的情况发生。

为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为:努力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五个突破——以学生主体观念突破教师中心、以学生主体活动突破课堂中心、以学生主体参与突破讲解中心、以学生主体经验突破书本中心、以学生主体能力发展突破考试中心。在这样的理念下,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

初中数学课件【篇12】

1.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3.进一步训练利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通过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方案,来培养其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进而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来激发其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师]通过上两节课的研究,我们会用配方法来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复习巩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出示投影片2.2.3 A)

(2)x2-8x+15=0;

(3)x2-3x-7=0;

(4)3x2-8x+4=0;

(5)6x2-11x-10=0;

(6)2x2+21x-11=0.

[师]我们分组来做,第一、三、五组的同学做方程(1)、(3)、(5),第二、四、六组的同学做方程(2)、

(4)、(6).

[师]各组做完了没有?

[生齐声]做完了.

[师]好,我们来交叉改一下,看看哪位同学批改得仔细,哪位同学的方程解得全对.

[生甲]我改的是××同学的,他做的是方程(1)、(3)、(5),方程(1)解对了,答案是x1=-2,x2=-4.解方程(3)时,在配方的时候,他配错了,即

x-3x=7,

2)2.

[师]很好,这里一次项-3x的系数-3是奇数,所以应在方程两边各加上(-3)的一半的平方,那方程(3)的正确答案是多少呢?

[生乙]方程(3)的解为x1=

[师]好,继续. 3?237,x2?3?237.

[生丙]方程(5)的二次项系数不为1,所以首先应把方程化为二次项系数是1的形式,然后再应用配方进行求解.××同学解的对,其解为x1=52,x2=-32.

[生丁]××同学做的是方程(2)、(4)、(6).他解的完全正确,即

[师]利用配方法求解方程时,一定要注意:

①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首先应把它化为二次项系数是1的形式,这是利用配方法求解方程的前提.

②配方法中方程的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的前提是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

另外,大家在利用配方法求解方程时,要有一定的技能.这就需要大家不仅要多练,而且还要动脑.尤其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师]看大屏幕.(出示投影片2.2.3B)在一块长16 m,宽12 m的矩形荒地上,要建造一个花园,并使花园所占面积为荒地面积的一半,你能给出设计方案吗?

[师]大家仔细看题,弄清题意后,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具体方案,并说说你的想法.

宽度都相等.

这样设计既美观又大方,通过列方程、解方程,可以得到小路的宽度为2 m或12 m.

[师]噢,同学们来想一想,甲组的设计符合要求吗?如果符合,请说明是如何列方程,又如何求解方程的;如果不符合,请说明理由.

[生乙]甲组的设计符合要求.

我们可以假设小路的宽度为x m,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16-2x)(12-2x)= 1

2×16×12,

也就是x2-14x-24=0.

x-14x=-24,

x2-14x+72=-24+72,

(x-7)=25,

x-7=±5,

即x-7=5,x-7=-5.

∴x1=12.x2=2.

因此,小路的宽度为2 m或12 m.

[生丙]不对,因为荒地的宽度是12 m,所以小路的宽度绝对不能为12 m.因此甲组设计的方案不太准确,应更正为:花园四周的小路的宽度只能是2 m.

[师]大家来作判断,谁说的合乎实际?

[生齐声]丙同学说得有理.

[师]好,一般地来说: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只要题目、方程及解法正确,那么得出的根便是所列方程的根,一般也就是所解应用题的解,而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根,这些根虽然满足所列的一元二次方程,但未必符合实际问题.因此,解完一元二次方程之后,不要急于下结论,而要按题意来检验这些根是不是实际问题的解.这一点,丙同学做得很好,大家要学习他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其他组设计的方案.

的四个顶点为圆心,以约5.5 m长为半径画了四个相同的扇形,则矩形除四个相同的扇形以外的地方就可作为花园的场地.

因为四个相同的扇形拼凑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圆,即四个相同扇形的面积之和恰为一个圆的面积,假设其半径为x m,根据题意,可得

?≈±5.5.

因为半径为正数,所以x=-5.5应舍去.因此,由以上所述可知,我们组设计的方案符合要求.

设计了一个方案,

线的交点为圆心,以5.5 m长为半径在矩形中间画一个圆,这个圆也可作为花园的场地.

[生己]老师,我也设计了一个方案,图形与戊同学的一样,他是把圆作为花园的场地,而我是把圆以外的荒地作为花园的场地,圆内以备盖房子.

[师]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都很好,并能触类旁通,真棒.其他组怎么样?

地.

因为矩形的四个顶点处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4 m2(即1

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96 m2,则剩下的面积也正好是96 m2,即等于矩形面积的一半.因此这个设计方案也符合要求.

[生辛]我们组设计的方案如下图.

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作为建花园的场所.

因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96 m,正好是矩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这个设计也符合要求.

场地.

经计算,它符合要求.

图中的阴影部分是作为建花园的场地.

[师]噢,同学们能帮癸组求出图中的x吗?

2×16×12, 即x-28x+96=0,

x2-28x=-96,

x2-28x+142=-96+142,

(x-14)2=100,

x-14=±10.

∴x1=24,x2=4.

因为矩形的长为16 m,所以x1=24不符合题意.因此图中的x只能为4 m.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大家的努力,设计了这么多在矩形荒地上建花园的方案.

212×16×12, 即x-28x+96=0.

x1=4,x2=24(舍去).

所以x=4.

(二)看课本P53~P54,然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并且知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另外,还应注意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惯性作用,刹车后还要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我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限速40千米/时以内的弯道上,甲、乙两车相向而行,发现情况不对,同时刹车,但还是相碰了.事后现场测得甲车的刹车距离为12米,乙车的刹车距离超过10米,但小于12米,查有关资料知,甲种车的刹车距离S甲(米)与车速x(千米/时)之间有下列关系:S甲=0.1x+0.01x2;乙种车的刹车距离S乙(米)与车速x(千米/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初中数学课件【篇13】

教学目标:

1、掌握轴对称性质;

2、会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对称点,对称图形等。

教学重点:

会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对称点、对称图形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实践、操作: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那么它们到底具有一些什么性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取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下面步骤做一做。

将长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l,

(1)在纸上画△ABC;

(2)用针尖沿△ABC各边扎几个小孔

(3)将纸展开,连续AA’、BB’、CC’

2、讨论、探究:

线段AA’、BB’、CC’与折痕l有什么关系?

二、新课讲解:

1、交流、总结:

(1)垂直于线段并且平分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边线的垂直平分线。

(3)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动手、操作

(1)打出下列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并用测量的方法难对应点的边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说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角。

线段:AD=EF BC=FG

AD=EH CD=GH

角: ∠A=∠C ∠B=∠F

∠C=∠G ∠D=∠H

3、操作、实践:

(1)按下列要求,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 l

①过点A作AB⊥l,垂点头为点B;

②延长AB至A’,使A’B=AB。

如图,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2)请你作出下图中线段AB关于直线l的对称线段A’B’。

(说明:作对称线段其实就是作两个对称点就行了)

(3)已知点P和点P’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请你画出这条对称轴。

4、心得交流

讨论交流上述各图形作法要领、注意点,并口述画法基本步骤。

三、课堂练习:

1、画出下列图形对称轴,找出对称点。

2、下图是两个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请你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四、本节课的收获。

(1)我能找到轴对称中的对称点;

(2)会画出对称点、对称线段;

(3)能找到对称轴

五、作业 :P12 1-3

初中数学课件【篇14】

教材分析

《探索规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探索规律》是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的最后一节学习内容。本节不是“纯粹”的数学知识学习,而是特意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思维的空间,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活动课学习。学生通过生活中对日历的观察与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用本章学过的字母表示数、代数式、代数式的值等知识去探索日历中数与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再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知识去验证规律。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经历创新思维的学习过程,是学生探索日历中数学规律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学会用语言、用符号、用字母表示数和表示规律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获得初步数学建模思想的学习过程。

教学重点:培养探索、创新的能力。

教学难点:探索日历中的数学规律。

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活泼、好动,有大胆、好奇、好胜的特点,学习本章知识前,有初步的用符号表示数的能力,但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不深,还不会将学过的知识与日历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还不能从观察日历中发现数与数之间隐含的规律。因此本节活动课对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探索规律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设计理念

1.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不是以前人们认为枯燥无味、深不可测的数学,是学生感到十分有趣、感到可接受的“身边的数学”。

2.学习方式也与传统方式截然不同。日历中的每一条数学规律,不是靠教师讲解、学生模仿记忆,而是靠学生动手实践,通过教师引导,给学生留出较多的时间和空间,由学生自己观察、分析、猜想、判断、验证后归纳出来的。

3.问题的解决不是靠题海战术,而是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

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

数学知识,从而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4.帮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计算器完成较为复杂的笔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不仅有效地改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了算理的基础上,强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工具的意识。让学生从繁杂的笔算中解放自己,能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创造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教学目标

1.在对日历的探究的活动中,学习如何用字母代替数,学习如何用代数式表示规律,反映日历中数与数之间变化的奥秘,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通过观察日历,发现日历中横列、竖列的三个数以及3×3方框里九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对不同月份是否也成立等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探究、验证。在这一实践活动中,经历学会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培养“学新知识”,而是“生长新知识”。

3.探索日历中数学规律的学习方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小组共同探索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1。

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启发他们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日历中三个相邻日期数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展示20xx年某一个月的日历图片。老师提问:“日历中相邻三个日期数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是什么?”然后依次用多媒体显示横列、竖列、对角线上三个相邻日期数。最后总结出结论。

1.横列三个相邻的日期数。

aa+1

a+2

规律一:后者比前者多1。

【不急于将规律告诉学生,让学生亲自进行这一探索,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去发现、认识、归纳出这一规律。】

2.竖列三个相邻的日期数。

a+7

a+14

规律二:下者比上者多7。

【同上】

3.右对角线上相邻的日期数。

a+8

a+16

规律三:下一个比上一个多8。

【同上。】

4.左对角线上相邻的日期数。

a+6

a+12

规律四:下一个比上一个多6。

【同上。】

提出问题:

(1)一个数列上三个数之间有什么相等关系。(用多媒体再次显示这样的三个数。)

(2)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出这个规律吗?(探索出规律五。)

规律五:无论位置怎样的相邻三个数,中间的数是其余两个数的平均数。

应用规律填空:当知道方框中的一个a时,请填上其余空格中的日期数。

A

(电脑依次闪烁一个a。)

【字母所在位置不同,其余两数列式也不同。从中让学生学会文字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化。】

二、创设情境2。

电脑显示日历,组织学生四人小组做猜日期游戏。

教师给出四个方框,每个方框共有九个日期,请组长在方框中任意填出一个日期数,叫其余同伴猜出另外的几个日期数,并说明理由。最后一个方框中每一个日期都猜出了吗?为什么?

【通过游戏鼓励学生应用前面五个规律的知识解决日历中如何求某一日期的问题。最后一个方框至少剩下一个空格无法猜出日期,因为它已是下一个月的日期数,说明考虑问题一定要从生活实际出发。】

三、创设情境3。

电脑显示日历3×3方框里九个数。教师给出一系列问题激励学生去思考去发现新的规律。

1.日历图彩色方框中九个数之和与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使用计算器通过计算找出这个关系。这个关系在其他方框中也成立吗?

2.这个关系在任何一个月的日历中也成立吗?

3.如果用a表示中间数请学生按前面找出的关系填出框中另外8个数。

(学生观察日历方框中九个数,四人小组讨论并用计算器计算验证自己的结论,四人小组再任选一方框用计算器验证结论是否成立。)

让学生想一想,并引导学生用代数式填写,如下:

a-8

a-7

a-6

a-1

a

a+1

a+6

a+7

a+8

用式子表示九个数的关系:

(a-8)+(a-7)+(a-6)+(a-1)+a+(a+1)+(a+6)+(a+7)+(a+8)=9a

【使学生体会符号运算可以用来验证所发现的规律。】

规律六:方框中九个数的和是正中间这个数的九倍。

提出问题:

(1)从日历中任意框出3×3九个数之和为153,请问这九个日期分别是几号?

(2)现有一张空白日历,已知其中3×3方框中两直角边所在位置的五个日期与正中间日期共六个数之和与斜边所在日期和的差是78,请将这个日历重现出来。

四、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将今天探索出来的日历中的数学规律与父母共同分享。

课后反思

本课是通过对日历的探究活动,去学习如何用字母代替数,如何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突出了引导学生参与观察。分析、思考、归纳、猜想、判断、验证日历中数学规律的过程,充分注意了让学生去经历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的体验过程。这一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达到的目标??不是培养学生“学新知识”,而是去“生长新知识”;也为培养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发展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了有益的尝试。

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先易后难,将难点分化,也为最后探索出3×3方框里九个数的规律作好了铺垫,再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揭示日历中的数学奥秘。学生在十分有趣的氛围中研究问题。通过自立学习、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等活动,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探索能力。通过小游戏、想一想、考一考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逐步学会解决日历中新的数学问题,达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目的。

学生探索日历中数学规律的学习方式,不再是以前那种强调接受学习、强调死记硬背的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而是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一串问题中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去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整个课堂力图体现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把计算器带入课堂,用计算器代替繁杂的笔算,这是现代教学所提倡的。它不仅给验证规律、解决问题带来极大方便,也体现了对多种信息手段的利用。

本文网址:http://m.289a.com/shengrizhufudaquan/145784.html

相关文章 更多
最近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