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导航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通用13篇

2023-12-28

写作文是一种思考的神奇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打破思维的瓶颈,扩展我们的思维空间。而作文也是一种记录和分享人生经验的过程,可以让我们将自己的心情与思考与他人分享。拥有写作文的能力可以提升个人自信,让我们更加有勇气和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要想写好作文,我们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作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优秀作文:

1. “勇往直前,迎接挑战”:这篇作文讲述了一个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如何勇往直前,积极面对并取得成功的故事。

2. “父母的爱”:这篇作文描写了作者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表达了对父母一直以来的关爱和付出的感谢之意。

3. “环保从我做起”:这篇作文号召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4.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这篇作文探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提倡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发展。

以上几篇作文都有其独特之处,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中找到一些灵感和技巧。希望您抽出时间阅读并珍藏这篇作文,相信它对您的写作能力提升会有所帮助。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1】

忙忙碌碌又是一年,倏地心头涌起一股温暖的感动,突然想起过年这个老话题,在我的记忆里占据了多少分量。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原本只是家长们的一句调侃,却也是个大实话。不过,和现在的孩子相比,除了玩得更加自由,便是从此有了打牙祭的盼头。

不必是名贵的吃食,那些家家户户必备的手工制作各色干粮足以担当。进入腊月,围绕过年的准备便开始了。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母亲学会了熬糖,不再需要请邻居帮忙便能完成。一家人围着一口大锅乐呵呵地涎着脸,盼着锅里翻起的浪花快点凝结成糖饴,也好先入口为快,早些感受到逼近的年味。

母亲用大大的锅铲捞起浓厚的糖饴,看那流动的线条,确定灶膛里该留什么样的火候。差不多了,母亲退下锅台,由父亲顶了上去,盛出部分糖饴,直接往锅里倒入早就炒好的胖嘟嘟白花花的泡米。

这是熬糖和切米糖同时进行。以前母亲不会熬糖时,有时是用买来的白糖块作为粘合剂。自己熬糖可能要费些柴禾和功夫,但这些在乡下人眼里算不上成本,却能省下点钱。而对我这样的孩子来说,最大的收获便是从头至尾亲眼见证不起眼的麦芽和大米怎么变成了令人垂涎的白糖。当然,最后会每个人轮流品尝一下锅里盛出的糖饴,那浓烈的甜味以从未有过的`冲击力直达心底,感觉到全身都在享受着那一刻的快意。

除了熬糖切糖,准备其他的炒货吃食也是等同视之的隆重和热闹。炒泡米的时候,一定会一同炒些玉米、蚕豆、花生、山芋角等干粮。这些吃食,花生数量较少,算得上过年吃食中的上品,一般不给小孩子任意搬弄,而只在有客人来时才端出来,这时倒可以趁机吃到一些。

乡下人没什么营养保健方面的讲究,过年里对孩子吃零食基本不加干涉,从除夕之夜起,那些准备已久的零食正式对孩子们开放。有了这些精灵般的东西,孩子的小嘴总是没得闲着,早晨出去便不见了踪影,家人也不急着喊回来,反正口袋里装得满满的出去,定不会饿着。时常在暮色里赶回家,才发觉中间少了一餐,却奇怪怎么不觉得饿呢?这是年饱。母亲笑着说道。本来是想趁过年多吃些鱼啊肉的,却不知不觉中被这些粗糙的零食占据了胃的大部分,总有心不甘情不愿的一丝悔意。可出门前总还是不忘带上一些,那可是一年里只在这个时候才有的。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2】

春节年年有,它承载的却是不同人,不同时代的平凡的世界。

——题记

讲到年味,在我看来年味是舌尖上的,而我们是在年味上长大的。对于我们小孩而言,过年就是,快快乐乐吃大餐,大大方方收红包,随随便便放鞭炮。

在吃年夜饭的几天,大人们都在厨房里准备年夜饭,厨房像施了魔法的天地,冰在冰箱里的鱼肉、羊肉、海参……都变成了美味佳肴。

在我们绥宁,年夜饭的餐桌上必定有鸡!鸡必须捉又肥又嫩的鸡,鸡要炖十几分钟的样子,然后再在上面洒一些油,这样才能露出那晶莹剔透的鸡皮。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餐桌上有鸡汤、羊肉火锅、扣肉、白菜、蛋卷……扣肉是最传统的菜品啦。肉皮红亮红亮的,厚厚的肥脂晶莹剔透。皮最好吃了,劲道弹牙之外,又有肥脂的细腻口感。热气腾腾的羊肉火锅便是要用一丝小火慢慢炖,一定要用新鲜的羊肉最好是羊肉连皮带骨,在炖的时候要在里面放八角、料酒、葱姜……炖就要炖得酥烂,而这时整个屋子里都被浓浓的香味所覆盖着。

而吃年夜饭之前,便总会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红色的身躯在那一瞬间被炸开,随之一股白色的硝烟从中飘荡……随后,我们便可以享受人间的美味,这时我们小孩便跟着大人们一样推杯换盏。就在将要吃完之时,便是我们小孩拿起我们手中的“酒杯”向我们的长辈进行来年的祝福,祝福过后,长辈便会拿来期盼已久的红包。

年味是绽放在舌尖上的,它连同记忆永留心间。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3】

有人说,年味是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烟花,是守岁时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也有人说年味是车站码头拥挤的嘈杂声,是游子匆匆赶路的脚步声?,而在我看来,年味就是凝结在人们舌尖上过年时的美味佳肴。

每年腊月一到,在我母亲的老家诸暨挨家挨户就开始上演打年糕的戏码了。

自家婶婶们将早早泡好的糯米洗干净,放入锅灶中蒸煮。家里的叔叔伯伯们则排着队开始打年糕。只听一声叫唤出锅了!婶婶们将煮熟的糯米放入石臼。只见叔叔立马抡起木槌,捶向石臼中的糯米,旁边的伯伯需要配合着翻动糯米团。你一锤,我一翻,如此默契,如此和谐。

我看得入神,不知过了多久,一颗颗粗糙的糯米在木槌的造化下,变成了一个个俊俏的白面书生。光滑的糯米团从石臼中被请到了案板上,下面的活儿就要交给有着二十年经验的老师傅了,只见他双手不停地搓,揉,按,面团好像和他很投缘,乖乖地随他折腾。等到圆鼓鼓的面团化身成长长的条子,只见他拿着一根细细的白线,用力拉紧后,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块糯米团拉成了几块大小、长度、宽度一模一样的年糕。

流水线似的工序还没有完结,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就要交给我了。我拿起刻有福字的印章,沾上红水轻轻地印在年糕上。阳光下,洁白的年糕镶着鲜艳的福字,寓意来年日日高。

大人们憧憬着来年美好的愿望,而馋嘴的我却抓起一块没有成形的热气腾腾的年糕,往芝麻糖碗里重重地沾了一下,急切切地放入口中。小嘴巴包着年糕,用力地咀嚼着。年糕的韧劲有道,芝麻的唇齿留香,好吃得让我无法忘怀,希望来年甜甜蜜蜜。

而在我父亲的老家安徽,又有着不同的年味。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炸糯米圆子的香味,寓意团团圆圆的圆子可是过年时举足轻重的一道美食。往日到处玩闹的孩子们,这天可一下子不见了踪影,他们都在自家的锅台旁围着呢!第一锅圆子要炸得透透的,锅台旁的小馋猫们都等着吃呢!我也被这美味深深地吸引了,流着口水伸长了脖子,盼着圆子早点出锅。炸好的圆子黄亮亮、圆滚滚、香喷喷的,咬在嘴里,美在心间,这就是年的味道。

舌尖上的年味凝聚着家的味道,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忘记。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样的年味中,慢慢地长大了。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4】

小时候,外婆总是在过年前说一句话:小孩子望过年,大人们望种田。对于我来说,儿时的春节都是一些萦绕在舌尖的记忆。年,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美味的。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我们的小嘴就不曾闲过。二十三,祭灶官。这天,用米粉做的送灶粑粑,香气会驱走整个冬日的寒意。

二十五,磨豆腐。这天不但可以喝到香甜可口的豆浆,母亲还会抽空在煮豆浆时捞几张豆腐皮出来,晚饭时和小葱芝麻一拌,最下饭不过了。

再后来的这两天,好吃的会更多。首先,外公会去杀年猪的人家割肉,遇到亲戚家杀猪,我还可以跟着蹭顿杀猪饭吃,这样的宴席,主人家是不会吝惜猪肉的,上桌的菜都是大盘大碗,极其解馋。如果没有吃过瘾也没关系,母亲正在家里杀鸡呢!每当此时,母亲会将鸡杂用大酱炒了再和泡好的黄豆一起煨制,鸡杂黄豆甭提有多香!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炸圆子的香味。往日到处玩闹的孩子,这天都一下不见了踪影,他们都在自家的锅台旁围着呢,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5】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一年一度的春节在人们的期待中来临。而不同人的心中,年味又有别样的理解。有人认为,年味是那绚烂的烟花,有人认为,年味是那走亲串门中的压岁钱,有人认为年味是和身在他乡的亲人团圆……而我认为,年味正是那舌尖上的美食。

我的家乡在金寨,金寨过年的美食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有红烧羊肉、红烧鸡、咸货……一群人围在桌边,品尝着这些美味佳肴。其中,那香色味俱全的黑猪肉,深受我们的喜爱。夹起一块仔细观察,纹理十分精细。紧接着再闻一闻,一股浓郁的香味儿扑鼻而来,再放进嘴中细细品尝,肉质具有韧性,满口都是肉香,让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黑猪肉不仅可以红烧,还可以腌制成香肠、腊肉,成为金塞过年不可缺少的一样美食。

除了黑猪肉,蛋饺也倍受人们的青睐,一个煎鸡蛋皮儿,里面像包饺子一样包进一些肉馅儿,一排排金元宝似的蛋饺便呈现在我的眼前。轻轻咬一口,蛋香包裹着馅料的香味,很是诱人,足以与那黑猪肉相媲美。

而在过年的众多美食中,我对蒿子馍最情有独钟,它是由青蒿和在面中再加上一些香喷喷的咸肉所做成的饼,它穿着墨绿色的外衣,让人见了就食欲大增。再咬上一口,一种说不出来的清香环绕你的心头,使你心旷神宜,犹如生活在人间仙境一般。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个盛大的节日当中,我从美食里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6】

有人说:“年的味道就是美食的味道。”这话一直被我奉为真理。孩子们过年期待的莫过于三件事:假期、压岁钱和美食。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年的味道永远是在舌尖绽放。

每当开始倒计时大年初一时,老一辈们亲手制作的汤圆就已经甜在我的心里。看到包着乌黑发亮的芝麻馅的生汤圆丢进冒着袅袅白烟的锅里时,一股畅快之意涌上心头。捞上来时,衬着水泽的汤圆犹如白玉般晶莹剔透。舀起一粒汤圆,轻轻一咬,馅就流了出来。它在我的嘴里流淌,瞬间感到满嘴的香甜。

大年初一的主餐,登场的“主角”一定是海鲜。为了能让我们大快朵颐,外婆烧的一般都是新鲜的大鱼大虾。因此,每当看到灶炉上跳动的火苗,心就不由得激动起来。家里做的海鲜大多都会放些辣椒,上菜时我总会埋头“苦”吃,虽然辣得满头冒汗,满嘴冒烟,但还不舍得停下来,吃得裤子松了又紧,紧了又松,直到吃到扶墙为止,才开始狂喝开水,来浇灭嘴里的“火焰”。这“一战”让我味蕾爽到极致,犹如在火焰上跳了一支优美的华尔滋。

初一的美食不光“主角”惊艳出色,“配角”也毫不示弱。外婆烧制的蜜枣汤,总能让我从嘴甜到脚跟。除枣肉外,它的汤汁在冰藏过后也可以当餐桌的饮料来享用,甜而爽口。因为这蜜枣汤都是一大锅一大锅煮的,所以它自然成为过年最货源充足的饮料。

要说过年主食,少不了的就是我最爱的炒年糕。因为年糕有“年年高”的寓意,所以它也是来年美好的代名词。那糯糯的年糕,再加上一些笋丝、肉丝、小青菜等配料,味道简直令人无法抗拒。当我把年糕放在桌前,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让我本已兴奋的味蕾又更加骚动不安,不得不咽下好几口口水。放一片在口中,外焦内嫩,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可以说炒年糕唤醒了新一年的胃。

也许是美食的影响,我仿佛忘记了耳边从未间断过的新年鞭炮、门口新贴的对联、身上穿着的新大衣、枕底排不过的压岁钱,还有一个又长大一岁的自己。

的确,在我们这些孩子的心中,年味就是美味,它是那样令人向往、垂涎和久久回味……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7】

或许是因为第一次在外地过年吧!别样的年味,让我感动、憧憬、期待。这里没有了往年家里的那么多忙碌。家乡过年最注重吃,从腊月二十镇上的年集开始后,就要开始忙碌准备食材。到过年家家都要准备带有地方色彩的“臊子、肘花、带鱼块、麻辣鸡块等”多种美食。小时候最期待的是过年,简单原因——吃好吃的、挣压岁钱。这样的节奏伴随着我长大。

“妈,今年你就随便准备点,不让自己太劳累了。去年就因为太累感冒都住了好几天医院。”“没事,就累那么两三天,再说过年不就是个吃啊!只有吃好了大家开开心心的才有年味呀!就是你今年回不来,吃不上最爱吃的臊子面了,你在那边要吃好,睡好…”。听着母亲慈祥的关心话语,我的心暖暖的。我知道母亲特别累,因为家里的亲戚特别多,每年都需要准备大量的美食。春节前的那几天,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候。这些年因为油烟吸的太多使她容易感冒,身体越来越不好,但是固执的母亲从来不听我的劝解,每年总是这样的忙碌着,为过年准备着大量的美食。每当看着大家高兴的吃着饺子、臊子面,小孩子欢乐的领着压岁钱时。我觉得或许就是因为母亲的忙碌,家的年味,在母亲的臊子面中得到了挽留,在母亲可口的饭菜下被升华。

如今家的年味在工作与距离中慢慢消散,入口的饺子失去了专属于母亲的那种味道,但是也具有了别样的滋味。远离家的我们给予了饺子思念的味道、祝福的味道、责任与义务的味道。别样的滋味让我们拥有了别样的年味,我们因为品味它,我们才懂得了、成长了好多好多。

年味,或许就是我们一年的工作累了、困了,回到家或在聚在一起去寻找最初的心灵的港湾,去停靠那里,在哪里吃、喝、玩对自己压抑内心的一种释放,去寻找最原始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东西,从其中去品味珍惜。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8】

喝了腊八粥,年的味道越来越浓,大人们都忙活起来,连空气也因为春节的渐进而鲜活起来。住在乡下的爷爷奶奶更是忙开了,打扫屋舍,置办年货,欢喜地忙碌着!

在爷爷奶奶的心里,过年就是远在外地工作上学的儿孙要回家团聚了!他们要用心地置办年货,准备最好的美食迎接我们!对他们来说,腊月的每一个日子都是忙碌而喜悦的,年的味道在他们忙碌的双手中愈来愈浓,愈来愈香。从最早晒冻米炒炒米,熬糖油,打年糕,酿米酒,到杀年猪,沸油芰,打麻糍,做豆腐,包米果从我记事起,每一个春节,奶奶都是用这样用心而虔诚的方式迎接着它的到来。爸爸常说:只有回到老家,回到爷爷奶奶这里,过年才像是过年。

腊月二十八,我们一家人回家了,杭州的姑妈姑父姐姐也回家了,这下可把爷爷奶奶乐得合不拢了嘴,脸上的笑容就像门前火红的茶花一样灿烂。饭桌上,摆上了前几天刚刚杀的土猪肉,还有奶奶自己做的土豆腐,奶奶在一旁自豪地招呼我们多吃点,都是自家的土东西呢!吃过中饭,收拾好碗筷,奶奶又准备着做冻米糖,香喷喷的炒米、黄灿灿的糖油、还有黑芝麻,都是奶奶自己一样一样精心准备的,炒米是自己蒸自己晒自己炒的,糖油是奶奶用番薯熬的,芝麻是爷爷自己种的。

爷爷奶奶都是七十多岁将近八十的人了,爸爸妈妈怕他们辛苦再三叫他们不要做这些,买点吃吃就好了。奶奶却总是理直气壮地说:外面买的哪有自己做的好吃,过年不就是做点吃吃吗!冻米糖做好后,奶奶就一袋一袋装好,准备着过好年让大家带走,这一袋袋脆脆甜甜的冻米糖,仿佛就是爷爷奶奶对我们满满的祝福甜蜜蜜的。做好冻米糖,奶奶又要沸油豆腐,这时,我们总会站在灶边,看着一块块白白的豆腐在油锅里沸腾变黄,待一锅沸好捞上来,我们总会迫不及待地夹一块蘸着酱油吃,妈妈总是深情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年味啊!

我就是在爷爷奶奶这样精心熬制的舌尖上的年味中一年一年长大,享受着浓浓的爱与祝福!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9】

小时候,外婆总是在过年前说一句话:小孩子望过年,大人们望种田。对于我来说,儿时的春节都是一些萦绕在舌尖的记忆。年,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美味的。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我们的小嘴就不曾闲过。“二十三,祭灶官”。这天,用米粉做的送灶粑粑,香气会驱走整个冬日的寒意。

“二十五,磨豆腐”。这天不但可以喝到香甜可口的豆浆,母亲还会抽空在煮豆浆时捞几张豆腐皮出来,晚饭时和小葱芝麻一拌,最下饭不过了。

再后来的这两天,好吃的会更多。首先,外公会去杀年猪的人家割肉,遇到亲戚家杀猪,我还可以跟着蹭顿“杀猪饭”吃,这样的宴席,主人家是不会吝惜猪肉的,上桌的菜都是大盘大碗,极其解馋。如果没有吃过瘾也没关系,母亲正在家里杀鸡呢!每当此时,母亲会将鸡杂用大酱炒了再和泡好的黄豆一起煨制,鸡杂黄豆甭提有多香!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炸圆子的香味。往日到处玩闹的孩子,这天都一下不见了踪影,他们都在自家的锅台旁围着呢,第一锅圆子都要炸得透透的,锅台旁的小馋猫都等着吃呢!这天,外婆怕我油炸的东西吃多了伤了脾胃,会在锅塘里事先放两个红薯,就着柴火烤熟,这样的烤红薯最解油腻。

炸圆子的香味还在嘴角边萦绕时,转眼就到了年三十。除夕夜的年饭,吃的那就更多了。当然,这桌年夜饭,也有不给动筷子的,那时的条件不是很好,有些食材只有过年时才会准备,像“年鱼”和“鸭胗”。这些菜烧好后,平时是不端出来的。即使年夜饭时,它们的出场也只是为了做做样子。外婆说,这样的菜是拿来招呼客人的。记得那年,母亲带我和弟弟去亲戚家拜年,吃饭时,六岁的弟弟看着眼前的咸鸭胗口水直流,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伸筷子夹了几次,在回家的路上,母亲狠狠的批评了弟弟。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其中缘由。

大年初一,孩子们都有一个固定的节目——拜年。我们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户的拜年。拜年会得到一些好吃的,几颗糖、一把瓜子都会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上午跑下来,我们总是会嫌衣服口袋小。于是正月里,我们会有吃不完的零食,那些好看的糖纸都会被夹在书本里珍藏着。

元宵节那香糯的汤圆下了肚后,年味就慢慢淡了起来。外婆会笑着对我们说:“小舌头也要休息咯!”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经常咂摸着小嘴,回味那舌尖上萦绕的浓浓年味。每每想起,依然香甜依旧。作文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10】

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大家应该耳熟能详,而我家,也上演一出“舌尖上的中国”。

听说爷爷奶奶正在做饺子,我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闲人,也是该露露手,便赶过去帮忙。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随手抓一个饺子皮,学着爷爷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像变魔术一样捏一道边,馅就老老实实地“躺”在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饺子上会出现“皱纹”。我开始“加工”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一个洞。我把饺子扔给奶奶,想让奶奶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我,“刚刚某人还说…”我的脸瞬间涨的像滴出血来,一把抓过饺子,道:“看好,我会!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脸色的却是青一块白一块!”表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奶奶的样,把饺子放在水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饺子响当当地诞生!我向爸爸看去,他却站在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子阳大师的手下,白白嫩嫩的饺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成我“蒋氏的创意饺子组!”

“煮饺子喽!”随着爷爷一声大喊,饺子被端到厨房,我们把饺子放入锅里,饺子一个挨一个的在锅里沸腾。

等着,盼着,新出锅的饺子来喽!几分钟后,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魔爪伸向盘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这么多时辰,就坐等这一刻,我一人就占一盘,不一会儿就吞下去,这么几个都不够塞牙缝,便捅捅表哥:“看!灰机!”趁表哥的目光在天空中飘荡,我抓住机会夺过他盘中的萝卜馅的饺子,迅速往嘴里一个接一个的送,滑溜溜的进我的肚子,等表哥发现时,盘中已经空,我也早已逃之夭夭。

奶奶家的饺子,香香浓浓,无比美味,有种清香直达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环绕在舌尖上,更有种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11】

年味是个什么味?不同的人或许内心感觉各不相同:年味是除夕夜燃放绚丽的烟花,年味是一家人尽情地逛公园;年味是一家人团聚后的喜悦心情,年味是贴春联挂灯笼看社戏……但是,在我的心底烙下最深最浓的年味,我想应是舌尖上的年味。

每逢春节,一年忙碌下来的爸爸妈妈,总是会千方百计制作各种富有美好象征意义的各种美食,将浓浓的年味与祝福融进美食中,让全家人在享受舌尖上的美味里,在幸福甜蜜的氛围,过一个有滋有味的春节。

蛋饺子便是我家过年必备的一道奢侈菜肴。蛋皮和肉馅是制作蛋饺子的两大主要原材料,用薄薄的蛋皮卷包着肉馅,让两者融为一体后置于碗盘中,放入蒸锅里隔水蒸煮10分钟便可大功告成。由于制作程序复杂,平时很少准备,一般只有逢年过节才可一饱口腹。刚出炉的“蛋饺子”,不仅金灿灿地非常养眼,而且香气四溢,更是饱含着喜庆团圆、辞旧迎新的祝福意味。

年糕也是春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贵宾”。它多是以糯米或糯米粉为原料,添加不同的辅料制成的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的春节美,好看又好呷。年糕一般有黄、白两色,既寄寓家里金银财宝越堆越高的美好愿望,又取“年高”谐音表达祝富长辈健康长寿之意。

此外,油豆腐也必不可少,油豆腐寓意“又都富”,即大家再次都很富有。妈妈把刚刚出炉的豆腐切成一个个小正方体,放进烧热的大油锅里煎炸,平静的油面立即翻起黄色的水花,不一会儿,白色的四方形豆腐就变成一个个圆滚滚的黄球浮在油面,此时夹一个放进调料碗里沾着辣椒酱油,香脆可口,回味绵长。

春节美食多得不胜枚举。比如,象征“年年有余”的蒸全鱼,香味芬芳,肉质脆松,常常让人过嘴不忘;再比如,象征新年“机会多多”的清蒸仔鸡,不仅皮滑清爽,而且香味四溢。

如此多彩多姿的舌尖上的年味,不仅让我们在享受生活富足的同时,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舌尖上的年味,真是越品越有味。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12】

舌尖上的年味

舌尖上的年味,舌尖上的家。老家的年味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味道,在位于中国浙江省东部的安吉,正上演着舌尖上的年味。

(一)年糕

腊月一到,挨家挨户开始了上演打年糕的戏码。

妇女们将早早泡好的糯米洗净,放入锅灶中烹煮。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排着队打年糕。只听叫唤声“出锅了!”妇女们将煮熟的糯米放入石臼。一个壮士立马抡起木槌,捶向石臼中的糯米,旁边有一人需要配合的翻动糯米团。你一锤,我一翻,如此默契,如此和谐。

大约十分钟后,一颗颗糯米粗糙小子在木槌的造化下,形成了一个个俊俏的白面书生。光滑的糯米团从石臼中被请上了案板上,下面的活就要交给有着二十年经验的老师傅了,只见他双手不停地搓,揉,按,面团好像和他很投缘,乖乖地随他折腾。等到圆鼓鼓的面团化身成长长的条子,只见他拿着一根细细的白线,用力拉紧后,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块糯米团拉成了几块大小长度,宽度一模一样的年糕。

流水线似的工序还没有完结,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就要交给我了。我拿起刻有福字的印章,沾上红水(可食用的)轻轻地印在年糕上,阳光下,洁白的年糕镶着鲜艳的福字,寓意来年日日高。

大人们憧憬着来年的美好愿望。馋嘴的我却一手抓起一块没有成形热气腾腾的年糕,往芝麻糖碗了重重的沾了一下,急切切地放入口中。小嘴巴包着年糕,用力地咀嚼着。年糕的韧劲有道,芝麻的唇齿留香,好吃的让我无法启齿。

大年初一,年糕就粉墨登场了。炒年糕,汤年糕,煎年糕但这些并不能抓住我的味蕾。我的最爱炜年糕。生起熊熊烈火,去大缸里取几根自家打的年糕,洗净,擦干,放入火炉中,年糕开始了它独特的处子秀。竹排霹雳啪啦的作响,大火中的年糕脱去了白面书生的模样,摇身变成了黑脸大汉。掰开烤好的年糕,外焦里嫩,再沾上细腻的白砂糖。咀嚼,品味,绵滑的年糕久久在口腔打转,似乎不舍下肚。

焦糯的年糕味,伴着淡淡的柴火味,和着浓浓的幸福味,新年开始了。

(二)饺子

饺子,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常胜将军,也是代表年味的花旦。

北方人和南方人同样对饺子情有独钟。可是,南方的饺子区别与北方饺子的是饺子馅儿。北方的饺子馅儿重口味儿,酸菜馅儿,茴香馅儿等等,他们比较重视味道。而南方人就比较重视饺子馅儿的寓意和营养,一般都会比较清淡。南方人不像北方人那样会和面,大多是从市场买来现成的饺子皮,所以他们把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饺子馅儿中了。

在安吉,挨家挨户有着不同的口味。各种各样的饺子馅儿也有着不一样的寓意。我们家的香菇馅儿代表着鼓财;你们家的芹菜馅儿,有着勤财的寓意;还有白菜馅儿的,寓意百财。过年时节,天寒地冻,当时的时令蔬菜非荠菜莫属。冒着寒冬腊月,荠菜早已吐露出绿色的小芽儿,叶片有毛,上头呈十字花冠。从根部剪下,洗净。挑几颗冬笋,切碎,和荠菜肉末一同进入南方人冬季最爱芥菜冬笋饺里。

荠菜冬笋饺有着集财的寓意,寓意来年财运滚滚到我家。大年三十,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是被老杭州人称作“子时”也叫“好、交子”所以饺子就演变而来。

煮饺子也是个技术活。生火,煮水。直到水咕噜咕噜冒泡泡时才能请我们的主角荠菜冬笋饺下锅。饺子以婀娜的姿势进入这个大舞台。旋转,悦动,翻腾,舞动。饺子的“纱裙”变得透明清亮。饺子,也开始她的魅力人生

(三)笋宴

安吉素有“中国竹乡”的美誉,笋宴在年味十足的节日是必不可少的。

笋宴是否丰盛,需要集聚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今年是大年,那笋的产量会大大减少。大家会很自觉地不去采挖嫩笋,只是在竹子的最底部,挖几颗小笋来解解馋,因为要保证竹子能够有产量的成长;如果今年是小年,那我们就有口福了。各种笋,各种口味,都能让你一饱口福。

笋宴的品头在于品种繁多,开胃消食,老少皆宜。

冷盘有五香笋丝青豆,原味手剥嫩笋,麻辣惊雷笋,多味毛笋干。小品后,让你打开味蕾,就要大开吃戒了。

油焖春笋,油光滑亮,鲜艳欲滴,浓浓的酱油汁裹着糖味,伴着新鲜的笋香,美妙的诠释了笋的意境。

腌笃鲜,是冬季里最有代表性的菜肴。春笋被剥去厚厚的外壳,冷水中浸泡20分钟,这样能够锁住它雪白的肌肤,真是一个美白的好法子。腌肉是入冬后就备好的,这时候就有用武之地了。三层的五花肉放入温水中洗净,去污,倒入砂锅中。笋要滚刀切,确保味道能深入骨髓。好菜是需要慢慢地炖出来的。滚开10分钟后,小火慢慢的炖着,腌肉的香味已经弥漫了整个屋子,肉的油腻早已被笋狠狠地吸走了,即是对手又是伙伴。保存了笋的原汁原味,又混入了肉的香气,真是极其融洽的伴侣。

爆炒二冬,即是冬笋和冬腌菜,咸淡适中的味道,嘎巴嘎巴脆的口感,也是下饭的好选择。

清炒笋衣,红烧笋头,蘑菇笋片汤只要是你想得到的做法,这里应有尽有。所谓笋宴即是家宴,笋家族的外姓的,本性的,全部应邀而聚,欢庆一堂。

年味是过年能够彰显春节气息、氛围的万千气象;年味是人们表达内心欢愉、祥和的特殊的节气味儿。我们所能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品到的都能留存在自己的记忆中。

舌尖上的安吉,舌尖上的年味,让我记忆犹新。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13】

母亲总是在过年前念叨:“大年三十快到了。”于是,我掰起指头算起来,舌尖却条件反射似的溢出口水来。年,对孩子来说,永远是精致特别、美味扎堆的。

母亲早就忙碌起来了。刚进腊月,她就把家里的那只老母鸡宰了,精心制成风鸡(腌制风干的鸡),接着晒腌肉,院子里的竹篙上挂了一长溜。杀了年猪,选用新鲜的五花肉,切成长条,不用下锅,无需过热水,直接撒上盐、糖、酒、麻椒等,腌上若干小时。然后将它们取出,用绳子穿起来,晾在竹篙上沥干,再挂在阳光下晒。晒干后,挂到火塘上方的梭钩上没日没夜地熏,熏得黑不溜秋,嗞嗞地滴油,腊肉味就出来了。做菜时,用腊肉炒菜,味道鲜美。在米饭上蒸腊肉,浓浓的肉香就会从锅里飘溢而出……闻着馨香,吃着亲切,平时哪能品尝得到这样的美味?

还有什么年味?捣糯米糕(也叫年糕),期盼未来生活质量越来越“糕”(高)。捣出来的年糕摆成六角形或八角形,在桌子上晾上几天,就浸到水里。水缸满是“水浸糕”,看着喜庆,想着踏实,肚子饿的时候就捞它几条出来,或蒸或炒或煮,别有一番美味。鱼在哪?池塘里呢!三五户人家,春天在池塘里放鱼,年前收鱼。每家分得十几条鱼,剖鱼、洗鱼、腌鱼、晒鱼,嬉笑声一浪高过一浪……吃鱼、品鱼、炸鱼圆,一饱口福的同时,无论如何得嘴下留情,要留一条鱼过年,以示“年年有鱼(余)”之意。

年鱼的鲜味还在舌尖上萦绕,转眼就到了年三十。一大早起来,我们就忙着给父母打下手,一家人为准备一桌丰盛的年饭忙碌起来。孩子们平时难得吃上一顿丰盛的菜肴,盼过年,其实就是盼望能够大鱼大肉地胡吃海喝一顿。一家人围一桌,其乐融融,和谐美满。那杯中的酒,已经不是酒,分明是浓浓的血脉之情。舌尖上的年饭,吃的不仅是美味,更有一份欢乐和团圆。

大年初一,欢欢喜喜去拜年!小伙伴们早早起床,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朝娶媳妇、搬新楼的人家奔去,几颗糖,几根甘蔗,几个茡荠,几把瓜子,几块炒米糖,几粒大红枣,把大伙儿打发得心满意足。一上午跑下来,就有十来天可供嘴馋的零食了(哪能饕餮一气,只会悠着有计划地吃)。

“新年到,真热闹,穿新衣,戴新帽,敲锣鼓,放鞭炮,扎花灯,闹元宵……”年一过,元宵节就来了。母亲用温水和好年前碾好的糯米粉,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开始搓汤圆了。烧开水,把一个个汤圆下到沸腾的锅里,等汤圆如白鹅一般浮出水面,就可以开吃了。汤圆下了肚后,母亲会笑着对我们说:“从明天开始,舌头也该休息啦!”怎么会呢,吃过汤圆,还有糍粑(也叫月半粑)等着我们呐!吃完了糍粑,舌头就真该休息了,都说“吃了月半粑,各人做庄稼”。

现在的孩子,谁还期待过年吃点什么?但在我记忆里,永远欢腾着以吃为代表的年味。每每想起,才下舌头,却上心头。

本文网址://m.289a.com/shengrizhufudaquan/74561.html

相关文章 更多
最近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