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导航

上课后的心得体会精品7篇

2023-12-28

曾经历过不同的机遇,给予了我独特的心得体会。这些心得体会不仅可以帮助我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还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在某个阶段所做出的种种行为。如果你想对“上课后的心得体会”有一个深层次的解读,那么这篇文章绝对不能错过。非常感谢你阅读并点赞,同时,希望你能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

上课后的心得体会(篇1)

20xx年11月5日,我有幸来到惠风小学听几位专家名师上课,收获颇多,通过这次学习,让我认识到了要想上好一节数学课并不那么简单,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如下几点:

一、认真备课。我觉得备课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做好课件等等,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上好一堂课。

在学习过程中,名师们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就是因为他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一个课件、一些课堂设计包括语言组织都是通过精心思考设计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学习和思考。

二、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二者要相互统一又相互作用。一定要避免以往那种教师只管讲,学习只管听的老旧模式。课堂改革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知识,然后在教学中不断实践。

三、要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这次学习中,张天信主任讲到这次听课学习是在释放一种信号,也就是全县教研教改的方向,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这让我有了经后教学努力的方向,在课堂设计与课堂教学上都要往这条路上走。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大开眼界,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我要在经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真正做一名四有三者好老师。

上课后的心得体会(篇2)

对班主任来说学生上学迟到似乎是司空见惯的。如果不加以处理,可能会导致迟到的人数越来越多,迟到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会引起一些学生行为涣散,缺乏约束,进而影响班级风气,导致班级难以管理。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严肃认真处理好学生迟到的问题。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首先,我会抓紧开学前两周,对迟到的学生不会轻而易举地让他们堂而皇之地走进教室,从初一新生报到的那天起,就留意迟到的学生。如果学生迟到了,在教室门口喊了报告,我通常会让他在门口等待五秒钟左右,然后询问迟到原因,再让他进教室,并嘱咐下次不能迟到;如果迟到的学生不喊报告直接走进教室,我会让他出去,指导他要迟到了要喊报告才能进教室,等他喊了报告后,过大约十秒让他进入教室,然后对全班同学强调:一旦迟到要在门口喊报告,得到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这样学生就知道了迟到了该怎么做,也了解了班主任对于学生迟到的的态度。

其次,在开学的第一天就要非常明确地告知学生和家长到校和放学的时间,同时要向学生明确:迟到了就要接受惩罚。惩罚的力度依据迟到的时间长短有所区别。例如,迟到5分钟以内的学生,和当天的值日生一起值日即可;迟到5—15分钟的学生,和值日生一起值日三天;迟到超过一刻钟的学生则值日一周。所有这些惩罚的措施都应该事先先在班会课上经过同学讨论并取得大多数同学的同意,写入班规。这样就利用了班集体的力量来减少迟到现象的发生,学生也心服口服。班规出台后,我通常会给学生两周的适应期来适应新的管理,适应期内迟到的,老师口头提醒下次不要迟到了;过了适应期后,就严格按照班规执行。当然,在学生迟到时,班主任要询问学生迟到的原因,如果学生因为做好人好事或生病、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因素迟到,且家长告知班主任的,就可以免于处罚。对于经常迟到的学生,除了要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外,还要跟家长联系,通过家校联合,共同解决孩子迟到的问题。

然后,我会在教室后面墙上挂一面钟。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能很清楚的看到自己是否迟到了。这样每个学生都是统一标准,是否迟到是“钟”说了算,而不是班主任说了算。

最后,我认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作用。要求学生不迟到,班主任也要做到不迟到,甚至要比学生早到校,这样不仅能更好的了解学生迟到的情况,而且能保证班规顺利执行。同时要选一个得力的班干部配合班主任一起管理学生迟到的问题,做好相关的记录。

以上是我在处理学生迟到问题上的一些做法。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我们班主任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更好更科学的方法来管理班级,引导学生。

上课后的心得体会(篇3)

时间飞逝,蓦然回首,工作已有三个年头了,还记得刚刚走上讲台时,内心忐忑不安,不知该如何是从。边教边学,好不容易在数学教学中稍微有了点思路,可没想到新的工作环境让我转科了——教语文。

在知道我被安排教语文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语文怎么教啊,不是为难我嘛。更悲剧的是这边孩子的语文基础比较的薄弱。读书时只听到哇哇的声音,一个个好像在比谁的嗓门大,谁就读得好。听得让人只想捂耳朵。做到作业,好多字不会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校通知青年教师要开公开课,这下可吓坏了我。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备课,准备课件,自己找班级试上。可是总感觉语文课自己没掌握到要领,心里七上八下的,没有底。上课的前一周都愁得失眠了,这语文课到底改怎么上呢?以前听那些优秀的老师上课,就一个感觉——美。可自己的课干巴巴的,没有味道,自己也说不上到底少了什么“作料”。在上课的前一天中午我找到中心的顾老师,想请她帮我指点一下迷津。顾老师看完之后说吧:“这节课的重点没有把握好,需要重新调整。”她给了我一份教案,让我参考一下。我一看傻了,跟我的那一份完全不一样。

重改就意味着课件要重做,思路要重新调整。可是时间紧迫,我能完成吗?越想越越紧张。当天晚上一直准备到11点多,实在坚持不住,就眼睛闭起来想想上课的流程。那种无形的压力让我气喘吁吁。

10月26号是个难忘的日子,我微笑着走进了课堂,心里怦怦直跳。看着一张张熟悉可爱的脸蛋,此时心中好像多了一份淡定。孩子们努力的配合着我,我越上越轻松,时间也把握得正好。

评课时顾老师一个劲的夸我悟性好,我知道这是顾老师在鼓励我,今后我肯定会倍加努力钻研教材,希望终有一日自己也能把语文课上得美美的。

上课后的心得体会(篇4)

读完“怎么上课,学生才会喜欢”这本书,受益匪浅。对于老师的认识不仅多了一分,对于如果做一位好老师更是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教育离不开老师。所有的好老师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始终能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待教学教育。做老师其实不难,只要你不忘记自己当学生时对老师的希望和要求,当时你希望老师怎样做,今天你就怎样做。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

课堂就是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做的一次精神之旅,有时也是精神探险。在旅行和探险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任何意外,所有学生看到的景观都是事先知道的,都没有超出他想象力的范围和理解范畴,学生就不喜欢这样的旅游和探险。他在课堂上会感觉很乏味,这时他就可能独自去旅游和探险,俗称“走神。”因此课堂上需要制造惊喜。杰克·伦敦说过:“如果一篇文章不能使我感到额头被猛击一掌,我还读它干什么!”如果老师没有给学生们带来惊喜,那么这样上课无非就是给学生布置几个任务,其实5分钟就够了,其他40分钟全是浪费别人时间。一位历史老师的教学观,对老师的要求独到犀利“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应该是课堂上给他惊喜、对学生最大的轻视就是在课堂上表现平庸”;“启蒙就是持续性的自我反省和真实表达,为他们创造一个不用撒谎和逢迎也能幸福生活的社会”;“哪怕你的自由空间只有一厘米,你仍是自己的国王,对学生的现实负责,还要对离开学校的未来负责”。

失败的教学模式是存储着很多信息的一个硬盘,然后拷贝给学生,并在学生的大脑里储备起来。电脑的中央处理器无法对存储的信息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认识和见解。人脑最可贵之处在于能够产生见解。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发展这种处理复杂的学科信息能力,从而产生创见。照本宣科读PPT。将没有经过思考的结论和观点直接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记下来。这不是教育,这仅仅是宣传。

理想中的课堂一定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不是按照老师既定的计划完成任务,将重点、难点依次讲完就下课了。理想中的课堂一定是有思维火花的碰撞,一定是意外不断。遇到意外是回避,还是任其发展,这份把握需遵从内心,这也是判断课堂是否是开放的重要因素之一。让孩子的活力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且在健康、积极、智慧的方面,而不是憋在心里面,有劲儿无处使。如果学生的疑问没有得到及时解答,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有老师对学生做出这样的评价:“这个孩子很聪明,就是学习不行,他的聪明劲没有用到学习上。”学生的经验世界/认知系统/聪明劲,和老师通过教育来建构的系统之间存在隔阂,学生无法在两者之间任意穿行,从而使得现实生活中的聪明无法帮助他在课堂上理解教学内容。如果老师未在两者之间搭建桥梁,而是高高在上照本宣科,忽略了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经验,导致学生厌学。想要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你就必须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跟学生对话。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兴趣变浓,让知识变活。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表现在传递现成的结论,而越来越多地变现在激励学生思考上;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蚂蚁中有聪明也有愚蠢的,它们的智商在我们眼中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老师和学生的差异也可以忽略不计。老师因年龄大一点,接受的教育多一点,在某一个局部可能比学生了解的稍微多一点。就创造性而言,不一定比学生强。很多时候,学生比老师更具创造力,更有想象力。老师应该保持谦卑。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应该能屈能伸,“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需要时可以是充满激情的演说家,也可以是默默无语的观众;必要时可以走到台前,也可以隐于幕后,一切以为学生提供最恰当的教育服务为中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优秀的老师必然会绞尽脑汁为学生带来一份丰富的精神食粮,他们的课堂一定是妙趣横生。最后,向这些伟大的园丁们致敬!

上课后的心得体会(篇5)

通过学习有效教学理论,感触极深,所谓"有效",只要是通过教师在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生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在一些教师眼里存在着一些误区:

1,"灌"得越多越有效

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多给学生"灌"一点,"喂"烂一点,就可以帮助其减轻学习负担,就可提高其学习效果.这样即使学生没有学好,也自感问心无愧.这种教学,由于把学生当成了存储知识的容器,尽管教师煞费苦心,但往往向学生:"灌"得越多,他们就越不愿意动脑筋,效果常常适得其反,有位特级教师曾经在一次英语骨干教师培训会上说:"学生要有一碗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 "我们各抒己见。

2,"秀"得越多越有效

在当前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只重形似不重神似,常常搞一些非驴非马的"伪创新".比如,为追求师生互动,用"满堂问"来代替"满堂灌".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牛式"教学取代"填鸭式"教学.这种作秀式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把学生当成了演戏的道具和观众,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3,"磨"的越多越有效

加班加点,是当前不少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成绩的"法宝".实践证明:苦教苦学苦考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考分.但考试分数并不能等同于教学质量.因为教学质量不仅包括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等"硬性指标"更包括能使学生受益终身的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健全的人格等"软性指标".教师为社会培养的不是"考生"而应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那种靠"磨"出来的学生,即使一时能获得较高的考分,但往往学习无后劲,日后也很难有作为.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强化教学必须追求有效的意识

一个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苦干去搞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要深深懂得课堂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要经常思考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怎样教学才是最有效,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当那种一心只顾加班加点,两眼只盯着分数教学的教师.

2,反复尝试如何使教学更有效

要力使课堂教学有效,一是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能力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二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题精神得到凸现,其灵活性,天性和"野性"得到保护.三是要自觉加大课堂教学"打假"力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虚拟教学行为和"正确的废话",不乱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使师生的教与学能最佳的呈现互动,互助,互进的效果.

3,注重总结进行有效教学的经验

一个教师要想搞好有效教学,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努力实践总结外还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借鉴好别人的成功经验.比如,江苏洋思中学提出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学经验,斯霞老师总结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学会反思自己和别人开展有效教学的经验,经常反思自己的各种"教学定势"和日常教学行为.

我一直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英语是一种语言交际工具,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学好英语,既是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习课程,更是开阔学生视野,接触域外优秀文化,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的重要渠道.只有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上课后的心得体会(篇6)

自从本学期学校录播教室开通,我简直是发现了一个新世界,恨不得天天都粘在那里,因为每天学校都会安排不同科目的录课,或教研或常态,在不同科目的课型中思维碰撞火花,延伸铺广教学的方向,令我万分欣喜!

12月2日上午第二节课,有幸听了何陈红校长的数学课“基本图形”。上课伊始,我发现有些孩子目光留在我身上,上着上着根本无视了我的存在,因为我也在不知不觉中跟随着五4班的孩子们一起参与课堂思考着问题。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1.问题取之于生,用之于生,解答于生。我真实地看到“生·动”课堂,生充分地动了起来。一个组合图形,让学生分组讨论“怎样计算出它的面积”,出示的操作要求扎实有效:一是“与组内同学分享自己的方法,让同伴听懂”(着力于“听懂”),二是“把小组内每个同学都懂的方法贴到黑板上,重复的不能贴”(着眼于“每个同学都懂”)。这样两个要求引领下,孩子们很快就有了竞争意识,全身心地高速思考起来;并且板贴的应该是“每个同学都懂”的方法,促进组员互助,必须要帮助组内不懂的同学弄懂方法才行,持久下去,会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内在驱动力。同时上台板贴的同时,为避免重复,必须要进行二次思考,这其实也是检查和巩固的过程。这要求提的巧,提的妙,真是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整个过程紧张而又紧凑,不拖泥带水,五分钟结束。接下来,七个小组展示板贴自己组的方法后,让生自己观察哪一个方法是不懂的,提出问题。由板贴的那一个小组解答,在郑娇玲同学“切割,移动,再拼凑”的解释之后,同学们瞬间明白了。而后,继续以同样的方式展开,同学们发现一张图中有许多条分割线,又陷入疑惑,该组成员解释后,全班同学指出不能把所有方法都画在同一个图形中,这样会混乱,我关注到那组同学瞬间羞红了脸,想必以后再也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了!

紧跟着,何校提出“这些方法中,有哪些是一样的?为什么?”旨在分类,学习深层次的理念。最终在孩子们自己的讨论中发现“把复杂变简单”是最佳选择,这有效地避免了日后做题随意分割图形的情况。总结:不是分的越多越好,而是越简单越好!

小试牛刀时,个个奋笔疾书,相信以上的方法都了然于心了!

此时,我不禁想到一个词“极简主义”,把一切归一,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原来数学更是蕴藏着大智慧!思绪延伸,语文教学不也是同样吗?“长文短教,难文浅教”也应简化,抓住精髓,保护想象力!想到培根的《谈读书》先贤诚不我欺!

2.不同的课堂,思维是本质。万变不离其宗,不管语文还是数学,都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落脚点。导入环节,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五个基本图形,让学生计算面积,复习旧知的基础上为新知做铺垫。整个教学过程,都在促成孩子们自己的思维方式成长。

3.“自学、讨论、展示”,原来可以如此生机勃勃,那么在自己的语文教学路上要如何一步一个脚印有效走下去呢?有了一点点新的想法,一路聆听,一路心喜!

欣欣然豁然开朗,心中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簇小芽儿,一触即发!

上课后的心得体会(篇7)

我常常都在想:是不是无论多伟大的作曲家,都普不出孩子心中那奇妙的曲;是不是无论多伟大的画家,都画不出孩子心中那斑斓的梦;是不是无论多么优秀的老师,都无法逛完孩子脑中那些奇奇怪怪的角角落落?

课堂是老师传到授业解惑的地方,也是孩子们学知识、学做人、学处事的最主要的地方。在面对孩子的两个小时中,我在教他们的同时,他们也给我上了不少课,现在的孩子们太聪明太可爱了,我很享受这上课的美好时光!

从愤愤不平到加倍努力学习。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孩子:她上六年级,即将面临小升初考试,是上期从老家转过来的插班生,性格开朗,学习踏实,由于成绩优秀这学期当选了他们班的班长。有一次我给她上课,发现她情绪十分低落,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有好些同学说她的坏话,觉得她是外地的,又才来班上不久,怎能当上班长呢。我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安慰她的话来,于是就给她举了个例子:“你看苗圃里有那么多树苗,花农种的时候高矮可都是差不多的。如果大家都处在同一个高度上,起风时必然会有摩擦,但如果其中的一棵能好好利用一切长大的机会,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比其它的树苗更高更大了,摩擦就一定会减少,而且还会被仰望……”没等我把话说完,她就高兴地说“老师,我明白了,我就要做那棵努力汲取营养长得比他们都要高大的那棵树……”她后来真的做到了,考上了重点初中的公办班,我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老师,你不要那么忧伤,我一定听话,好好学习。”猜猜这是多大的孩子说的话呢?有一个周末,家里传来了疼我爱我的外公去世的噩耗,以至于我一整天都魂不守舍的,总有一种时时刻刻都想要掉眼泪的感觉。在一个孩子写完四次一考试卷以后,我讲了他几句很重的话,诸如“我都讲过多少遍了,你怎么还会错”之类的。他听完之后抬起头,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我说出了上面的那句话。我当时真觉得无地自容:一个那么小的孩子,被数落之后竟然不是委屈和愤怒,而是真诚的安慰。我的眼泪终于在我说出“课间休息5分钟”转身的一刹那夺眶而出。不是因为失去了挚爱的亲人,而是因为这给可爱懂事的孩子,他当时还没到9岁,刚上三年级。

从自卑害怕不说话到自信大方阳光。前不久刚接了一个新来的孩子。刚开始和他接触感觉他是一个有些自卑、不敢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总是会在上课之余找些时间跟他聊聊天,开开玩笑。从聊天里我知道了他在学校常常会因为上课讲话或开小差而被老师批评,回到家里由于被老师投诉了,还会被家长狠狠地责骂一通。教这样的孩子,我从来不批评他,即使是这样,我也以为他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走出被人批评的阴影,可是我错了。在给他上第二次课的时候,我们复习到了课文《灰雀》。我问“列宁为什么没有批评小男孩,而是对着失而复得的灰雀说了一番话呢?”他答道“因为那个孩子已经知错了,列宁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所以没有批评他。”他的答案十分正确,我高兴地表扬了他。没想到他竟然也高兴地对我说“老师,其实我也是一样的,只要我做错了事情已经知错了,我就不希望老师和妈妈再批评我。”我惊讶了,这孩子居然敢高兴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了!来龙文还不到两个月,他能和这里的很多老师说话了,老师们也很喜欢他。关键是他的成绩也提高了,性格也变得阳光开朗起来,有了自己的朋友。他的改变让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很有存在感和价值感。

这一路走来,我真的觉得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善良、天真、可爱、聪明,他们的进步和改变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和龙文人一起,并肩前进,能当个老师,能有课上,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所以,从现在起,好好享受你的上课时光吧!

本文网址://m.289a.com/shengrizhufudaquan/74905.html

相关文章 更多
最近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