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导航

爱在漂泊作文十篇

2024-02-27

创作是展现作者情感和思维价值的文化精品,文章可分为限时和非限时作文。出色作品让人难以忘怀,你最近是否在搜集优秀作品?这是我们为您整理的“爱在漂泊作文”,涵盖多个话题,相信您会找到需要的内容!

爱在漂泊作文 篇1

说实话,我是不怎么喜欢看写景的散文并且常常忽略它的。因为它总是用一些华丽的或高雅的词藻来描述我不曾感应或不想感应的情境。缺少作者感情和思想倾注的景色,再美,也仅仅是一幅山水画而已。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却完全改变了我对写景抒情散文的偏见。他的散文里,山水风物成了点缀,思想才是要深度挖掘的东西。他的'所想所感散发着文艺与哲理的光芒,诠释着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漂泊者们》便是这苦旅中的一段悲凉的他乡风景。

《漂泊者们》是作者在新加坡时,从一些老华侨们的了解交谈中捕捉到的无奈心酸的汇集。那些老华侨们是曾经脚踏中国厚实的土地并汲取其养分长大的孩子,为着养家糊口或功成名就等目的下了南洋的。这与从小就在国外长大的华人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对于故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思。正如文章中写到的“但是,这群世世代代未曾离开过黄土地的轩辕氏后代怎么也舍弃不了心中的土地神,舍弃了,整个儿生命都要失去平衡。”后者也许只是拥有同样颜色的皮肤和头发。

也许独自一人时,经常朝着故乡的方向眺望大海。也许对来自中国的客人像是亲人般的热情。这在老一辈而言,是他们故乡情结的倾诉。以前学过的那首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把游子的心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他是功成名就还是默默无闻,对于回中国这件大事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心里有点怕,倒也不怕别的,就怕自己,就像撕那一叠叠的稿纸一样吧,见到什么和感到什么,都要找方位,心里毛毛乱乱的。何况老朋友都不在了,许多事情和景物都变了,像我这样年纪,经不大起了”

而回去了的华侨,就像文中那位老中医一样,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一路转车换船,到达后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奇怪的是,那些老乡不知怎么回事,拿了礼物掂量着,连声谢谢也不太愿意说,我腆着脸想与他们叙家常,却总也叙不起来。”无数次魂牵梦绕的家乡的山却找不到像样的树了。老中医想要筹款为家乡办一所小学,发现乡亲们对于校舍设计和教室聘用不感兴趣,只喜欢谈钱。这种在中国当今社会如此普遍的现象此时却显得如此尴尬。这故乡梦爱得炙热却惆怅。

眼下,又到了春节这个家人团聚的节日。多少在外的漂泊者们开始了春运的艰难买票,踏上了漫漫的回乡之路。或者不得不留在异地,孤孤单单地过春节。无论是不是仍在漂泊,都希望游子们仍然拥有慰藉着心灵的故乡梦。那梦里,花儿依旧绚烂,山坡依然翠绿,带着亲切乡音的四邻依旧质朴温馨。那样,故乡也许就不远了。

爱在漂泊作文 篇2

模糊中感觉到这是一种人生状态的时候,我以为我长大了。

我的童年不在江南,所以我不懂烟花三月的诗意。总以为浪漫与柔弱离我很远,其实,很近。

漂泊,那是我18岁时发给老天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神圣而平凡。我不知道它的含义有多少字,可我知道,当我手握钢笔的那一刻,当我把耳麦放在耳边的那一瞬间,当我触摸键盘就像触摸琴键的时候,我总会虔诚地做一次感恩的深呼吸,然后,我才明白,在某些事情不该结束时,某些寓言应该开始,比如漂泊。

我说过我的童年不在江南,我长在有雪的地方。不知道,我总是习惯这样一句做开始或结束。剩下的,除了书页翻过去的风所带来的空白的释放外,也许我真的一无所有。

就是喜欢漂泊,就是想让老天把我脸上的青春痘全部带走,顶多留张照片。然后送给我一个尘世和一件不用洗的白衬衫、一条有波浪的黑裤子和一双会走但不会破的鞋子。然后我可以说:请允许我漂泊,我愿用来生的荣华换取今生的贫穷。

一次!或许一次足以。

始终我都这样,在漫天的阴云下微抬起头,有战士一样坚强而倔强的目光,有诗人一样无畏的表情。也许那不是我,也许我只能这样。在漂泊出无数种轨迹之前,我会把一切的图纸翻阅在阳光的印象里,那不是胸有成竹,而叫梦。

许多人认为放弃是智慧的美丽,可谁是智者?我就是想问问,没有过于繁芜的注解。

这就是漂泊?

淡淡的笑和深深的话语早就把所有的迷团解释的滴水不漏,只有我们还在寻找。

那么漂泊吧!带着每个人的每个故事,在一条通往未知的路上,继续延长一个新的传说,等着后人去传说的传说。

我并不渴望短暂的浓烈,但我却希望永远的平淡。我有我的山,山里有我的瀑布、鸟鸣、树叶和我泥土里的名字。只因为那是我漂泊的起点,只因为离开便会消失,所以我尽量珍惜,珍惜我在路上的每一次笑,每一次停下来避风的释然和脱俗的快感。而每一次,我都会向开始的地方望一眼,没有理由。

漂泊了,红润的脸颊记载的并不是热乎的回忆,有些人习惯一直走,有些人习惯一直停,我习惯什么呢?总是有许多简单的问题把我问的一脸茫然。而雪里的男人说男人不该茫然,他对,还是我错?我又茫然了。

我敢做的事不多,惟独愿意的就是将双手并拢,虔诚的和老天对话,问他:我漂泊的成绩怎样,优秀还是不及格?不需要回答,安静的事物往往不需要回答,就像喧嚣至始至终的喧嚣,宁静至始至终的宁静,需要回答吗?

我想我漂泊就像我的虚伪,因为诱惑我才去做。可虚伪的时候我容易向往漂泊,而漂泊的时候,我不会虚伪,你说我为什么漂泊?

从各种繁华中走过的时候,我只拥有一种繁华。

你说我为什么漂泊?

爱在漂泊作文 篇3

一段路,需要双脚来走;一段情,需要两人来谈;一句话,需要找个人来说;一个人,怎样才能不寂寞。

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一定有着心酸的历程,不是所有的笑话背后都是开心的结果。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虚。记得看过一段视频,一个男人打电话求助,说自己很不开心,特别抑郁,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小镇的东头有一个小丑,他能逗乐所有的人,你找到他一定可以解决你的情况,话音未落,电话那头的那个男人停顿了一会儿,说道:“可是……我就是那个小丑……”当我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一种心酸,感觉心在流泪。小丑,是我们认为最开心的人,他有许多好玩的故事,好玩的事情,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空虚、寂寞……世上有很多人都像这个小丑一样,带着一张面具,敷衍着周围的世界,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感觉到无比的悲伤。

自己一个人出来闯荡这些年,干过很多种职业:洗碗工、厕所工、清洁工、做过小生意……最困难的时候,兜里只有2毛钱,但是路过馒头店时,连一个馒头也舍不得买。每次家人打电话的时候,都要告诉家人我很好,我在跟朋友一吃聚会,吃饭,一会还要去K歌……撂下电话后,眼泪“扑簌簌”的流下来,说这些话只是想让家人放心,一个人在外,不想家人担心。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日子,不管你是哪里的,当一个人面对孤独、寂寞的时候,真的很难坚持下来,你需要一个依靠,可是发现,身边连一堵墙都没有……身在漂泊,心无定所。有时候,人需要的也许不是大鱼大肉,也不是名牌衣服,而是一个温暖的避风港,心有所属,心有所依靠,只要有可以放心的地方,呢这就是天堂。

爱在漂泊作文 篇4

我没有查过补锅匠这种人的脚步是否都流浪过中国的农村,我不曾想过补锅这种职业追朔渊源师承何处?我不记得补锅这种职业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农村销声匿迹的,记得早年在乡间,修补铁质生活用具主要依赖于一类人:补锅匠。

补锅匠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谋生职业,不受任何企业和规章制度的约束。随脚停下,拔腿即走。农村以前的生活条件不好,填饱肚子都成问题,更何况是添置新的东西,解决温饱当然少不了要用锅具做饭炒菜,家家户户都有几口大火,黄泥塑造的圆形炉火造来家用,火口边上圈成的一盘,盘上造出三四个凸出来的山丘形小包,用来支撑家用铁制用具。几块石头或者敞口长砖随意堆砌围成一个的一个大型火炉用来煮熟牲口的食物,或者家里有红白事时临时搭建一个,用到的锅具就比较大了。而在当时一口铁制或铝制的锅具比较昂贵,农村人又比较恋旧,东西坏了舍不得扔,漏油漏水缝缝补补总是还能凑合着用,这就用得着补锅匠了。补锅匠要有很好的技术,因为客户都是一些老实巴交的农村人,只要你补的锅能装水能装油而且长时期不会漏掉,下次锅坏了还找你修补,这种靠手艺活为生的职业赚的就是回头客。也有一些补锅匠只是无意间路过一处没有预先查阅好的村落,顺便做一下生意而已,所以他们还要有一副强健的体魄,背得动沉甸甸的新旧锅底、自制胶水、干粮、补锅器材在山水之间走动。

细想起来,补锅真是一门苦差事,听他们的口音应该不是本地人,从家里出发,一直沿着周边的农村向外流浪,行走时还得时时提防强盗和野狗。城市里需要补锅的客户一般很少,锅用坏了直接换一个,补来补去的反而麻烦,补出来的也不太好看。补锅匠的生意不大,却是很费脚力,他们出发之前把要用的工具,新锅底,特制胶水按照一定的规则全部放在背篓或者麻袋里,随身带上炒饼,砂锅炒过的玉米花,便开始走街串巷的旅程。

他们宣传的方式比较独特,用不着喇叭,每到一个地方,都是直接用一把铁制的小锤子敲打破的锅底,一手拿着锤子,一手拿着破锅底,每次打出来的声音和节奏都差不多,人未至,声先到,村民们听到这种声响,就知道补锅的来了。他们的穿着很是奇特,全身上下身着一款深色的旧式掌柜的连衣服,面前围着一个颜色更深的围裙,应该是比较耐脏,袖口周围都是黑色的烟灰和褶皱的油,一般是单人出行,生意比较好的时候,后面跟着他的老婆。

补锅匠为困苦的村民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一群人,走村串巷。到一个村庄,他们喜欢选择一家比较大的堂屋前坐下,补锅的主人家搬出一条四角小木凳子,补锅匠坐在上面,两腿夹住立起来的铁托,铁托上面磨得铮亮,周围的人家只要有漏水的锅都会翻箱倒柜找出来围补锅匠成一圈站着,老人和小孩们最喜欢过来凑热闹,这种技术活一朝一夕偷师学艺是学不来的。补锅匠坐下以后,旁人递上来一个需要修补的锅,补锅匠先看看破的锅,然后和村民商量需要的锅底的厚薄程度和使用材料,顺便估计一个价格,如果村民觉得合适,补锅匠就从麻袋里面挑选适合的锅底比对,选好以后,再用大剪子把坏锅锅底剪下一个圆,剪下来的旧锅底直接放在另一个麻袋里面。

比对好尺寸以后,便掏出身上的小铁锤在剪掉锅底的边缘这里敲敲,那里打打,再把新的锅底边缘敲打好,直到看起来两处的`边缘大体相互耦合,在新锅底边缘上面涂上一层补锅胶,放在旧锅上盖住原来的圆洞,再用锤子敲打两处多余的边缘,不到几分钟的功夫,破锅就补好了,补锅匠把锅交给村民检验一下,村民先站在阳光底下或者是灯光下面,到处寻找还有没有漏光的沙眼,银铮铮明晃晃的新锅底反射出来的光映在补锅匠的面容上,滋生出一些自信的笑容。待到村民拿着补好的锅回去盛水等上个两三分钟没有水滴漏下的话,就算是完成了一项满意的补锅作品了。

旁边站着围观的人看着前面的满意作品觉得可以,就迅速跑回家去把家里的坏的锅具拿来补好。有的锅具漏洞太大太多必须裁掉旧锅底换上新锅底才能使用,有的只是渗水或者漏洞很少就只需涂点补锅胶和粘一点薄薄锡片就可以了。

农村人很是奇怪,平时大家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看似没有多大联系的样子,不过,只要外地来了什么新奇的外人或者是有什么新奇的事情发生,便能在不到几分钟时间聚集一群人,全村上下能走动的人都会过来看看,一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二是如果觉得这些外地人聊得来,便会发挥他们热情好客的本性邀请他们到家里坐坐。补锅匠也不例外,有时候兜里的干粮冰凉了或者吃完了,主人家都会邀请他们一起吃饭,走的时候还会送给他们一些。

没有补锅匠,好多农村孩子的童年生活就会少了一种作为看客的乐趣,在很长的时间中,补锅匠是缝补农村生活和衔接时代的重要纽带。

很难相信喧嚣的小城市和安静的乡村里会逐放出一块可以供他们活动的天地,让他们孤零零地游走在其中,几年的穿梭,整整一条街或者是一个村庄的人都认识他们,厨房里的碰撞声和圈里的牲畜叫声年年月月地都在等待着他们的脚步声。他们渴了的时候,向路边的人讨一口水喝,一身破旧衣裳,满脸风霜,状如乞丐,要是没有那个标志性的物体——长凳,可能你会向前施舍。从家门口出发的时候,肩上就扛着长凳,就像是扛着生活的重量一样,不舍得轻易放下。困了的时候,躲在村庄的破草屋里、农户家的堂屋面前、小城市的高楼墙角下,迷乱地回想走过的大街小巷。

反正在我的记忆里,我没有见过磨刀匠在某家人里留过宿,也从来不知道他们来自哪里。站在他们的身旁看见的是他们的专心磨刀,很少开口和围观的人闲聊。

他们无需招牌和随身喇叭,他们本身就是招牌,远远地看见有一个人扛着长凳,便知道那人是磨刀的职业。他们的穿着也显得比较触目,身上穿的衣服比平常人的要多一些,长长的发黄的外套外面再披上一件短坎肩,有时候戴着编制的草帽用来遮阳,有时脖子上拴着一块灰黑色的破旧毛巾。累了坐在路边便把草帽摘下煽煽风,扛着的板凳四条腿都绑上了布条,大概是冬天磨刀的时候水泥地面比较滑,身上的衣服看起来很多的样子,白的衬衫穿在里面都黄了,领子上的黄色的汗渍倒是能够清晰辨别,一眼看去是瞧不出到底穿了几件的,大热天也是如此。

需要磨刀的人家,看见磨刀匠路过,招手示意,不用寒暄太久,价格不会太贵。谈好以后,磨刀匠把肩上的板凳放下,再把磨刀石固定在板凳的一端,板凳上有一个固定磨刀石的铁制器具,自己坐在另一端开始磨刀,整个过程都要平衡自己的体重和双手使出来的力,不然即使是绑了布条的板凳也会翘起来。磨刀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用大拇指去试试刀口是否锋利和走偏,时不时地往磨刀石上面浇一些水,直到把那些刀口周围黄褐色的铁锈给磨亮了。然后再试试刀口是否被磨得均匀和锋利,满足客户的要求,才算是完成了。他们磨的刀有几种,有的只是平常家用,这种刀对刀锋没有太高的要求,有的是屠户用来剁肉劈骨的,刀锋自然要钝一些,有的是用来砍柴切草的,磨出来的刀口就不能太薄了。有的刀的缺口比较大,这种磨刀的时间就比较长,用力不能过度,要同时平衡两边,磨得太薄太厚的话都达不到客户的要求,有的需要把刀尖磨细磨薄,便于宰杀牲畜时穿肠破肚,而有的,只需要换一个刀把就行了。所以,磨刀也是一门考人的技术活,干这种活的一般不会是女人和二三十岁的小伙子。

磨刀匠不能在一个地方待得太久太晚,路上花费的时间也不能太多,万一晚上要是找不到免费歇脚地方的话,他们就得自己掏钱住宿,挣的钱还不够住上几晚,随身佩带的缝制的布袋里除了新的旧的菜刀,刀把等以外,就没有其他的东西,磨刀的钱都是放在衣服里面的夹层兜里。这种装束除了状如乞者以外还有一个好处,不怕被抢。

有的时候,路人喜欢围着看热闹,周围人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的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光,是中国小城市的人们为漂泊者和谋生者们的打分。

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后,磨刀匠们逐渐淡入我们的视野,很多人都看不到磨刀匠了。那条长凳,无论是在肩上还是胯下,腿依旧绑着布条。

如果让我说出一个可以令所有农村人都可以立马回头的节日出来,我想都不用想,就能够立马说出——过年。并不是这个节日小孩子可以拿到等待很久的压岁钱,也不是因为这个节日多么铺张浪费,更不是因为这个节日能吃的多么丰盛。而它确实能有一种技能,能够把散落在外省城市每一个角落的无数乡愁都给带回家里。农村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过年的前一个月,这一个月有很大的魔力,很多流浪于繁华都市的外出务工者都会纷纷从外地赶回来,无论车票多么难抢,无论车费多么昂贵,无论身边是否带有足够多的工资,他们站着也要站回家筹备年货,不像城里人一样,全部去超级市场和农贸市场采购,他们基本是自家做的,推豆腐,做黄粑,杀过年猪,装香肠,腌腊肉。而所有的年货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就是杀猪。

农村人都有一个习惯,每家每户都会养一到两头猪,一头叫过年猪,一头叫月半猪,顾名思义,就是到过年和过七月半的时候才杀的猪。他们以为屠宰市场上猪肉大多来自外地,那种猪是吃饲料长大的,生长得很快,但是猪肉不好吃,家里养的猪喂的都是自家种的粮食,养出来的猪肉放心,平时嘴馋的时候可以去市场上买三两斤,过年可马虎不得。所以,一到年底,杀猪匠的生意就会红火起来。

杀猪匠分为两种,一是专门以屠宰为生的,干的是屠户的营生,农村赶集的时候,早上宰杀一两头,砍成一块一块的,内脏单独分开,然后托运到市场上去销售,这种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另一种是当成是一门副业,平时忙别的事情,到了年底闲着没事干的时候帮村子里的人家杀猪。杀猪不只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杀猪也是一门技术活,我亲眼所见过,有一位杀猪匠替人家杀猪捅了几刀以后,猪自己还跳起来跑了几圈才断气的。如果哪位杀猪匠杀的猪都是这种样子,估计杀猪的生计他也干不下去了。

年前大约十几天左右,像往常一样,主人家早早地起床,砌好大灶炉,生起火,架起能装好几担水的大铁锅,开始烧水的时候,便唤孩子去请杀猪匠,等水快要烧开的时候,杀猪匠就到了,然后便邀请周围的几个年轻力壮的大汉过来,杀猪匠用有提手的草袋子把铁钩、砍刀、杀猪刀等带过来,一人分上一样工具。商量好分工和准备好捉猪的工具以后,几个年轻大汉开始下圈捉猪,猪也好像知道自己的生命要终结一样,在猪圈里来回跑动,只要嘴被铁钩勾住了,便跑不了,越是用力,嘴里流出来的血就越多,越是挣扎,越是难受,拿着绳子的大汉分别套上猪的前后脚。几个人勾的勾,按的按,拉的拉。把它拖到油腻的杀猪板上面,死死地扣住不让它摆动。杀猪匠熟练地亮出杀猪刀,一只手摸准猪脖子上面的某个位置。接着一只手按住猪的脖子,一只手拿着刀狠狠地刺进去,流出来的血用器皿接住,不一会儿,猪的挣扎消停了,接的血也就凝固了,这便是血豆腐,新鲜得很。接下来工作便是浇热水,刮猪毛,开膛破肚,宰杀成块,取内脏,穿肠子,腌肉块。似乎农村人的血性都用在了使劲宰杀骨头的刀把上面。

主人家为了庆祝,便就地取材用新鲜的猪肉炒几个菜,做个火锅,把刚才器皿里面的血块放进去,血豆腐要现吃才有味道,然后邀请周围人家的大人小孩过来吃一顿。杀猪匠走的时候,送一块最肥的猪肉或者五十元代为答谢。

我有一次亲身参与杀猪的行动,当杀猪匠叫我狠狠地把钩子勾住猪嘴,我看见嘴里流出来的血顺着铁钩流到我的手上,我看着那双绝望无奈的眼睛的时候,我陷入深深的反思,杀猪匠会不会也像磨刀匠,补锅匠一样在农村里消失。

现在干这种职业的人可能已经彻底从农村和城市消失了,很多小孩甚至没有听过。麦糖匠其实是就是卖麦芽糖的人,只不过每个地方的叫法不一样,这种职业的人在我们这边普遍叫做麦糖(matang)匠。

当一群孩子正在院坝里面追逐打闹的时候,当收割归来的农妇正在厨房里做饭的时候,当年迈的老爷爷坐在房檐下面的椅子上面抽烟杆的时候,一种清脆的金属互相敲打的声音就会打破这种环境。“叮当当,叮叮当”,最先听见的是孩子们,他们学那种敲打的声音,还编出一句歌谣,“叮当当,叮叮当,卖麦糖,麦糖咸,吃汤圆”。然后立马向屋内做饭的妈妈叫喊:“妈妈,妈妈,卖麦糖的来了。”

妈妈也听见了声音,就从厨房里面出来,叫卖麦糖的停下,隔得比较近的几户人家听到声音也走了过来,几个人围在一起,麦糖匠找一处能站着放下背篓的地方停下,转过身子揭开盖在背篓上面的塑料纸,端出一大块麦芽糖放在垫好报纸的竹簸箕上面,然后从背篓底翻出专门切麦芽糖的刀子、敲麦芽糖的小锤子和称重的杆称出来。卖麦糖的是外地人,不常来,所以要和他谈一谈价格。哪家称几斤,他就会估计切出多少块出来,切不动的,就用小锤子一块一块地敲下来。

墙下的老爷爷也会走过来看热闹,这种东西他是吃不到的,每回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就会一个人自言自语:“硬邦邦的,又嚼不动,只有你们才吃得到。”不过,麦芽糖可以烤来吃,切一两块放在火架子上面,烤软了就能吃了,但是不能烤得太过,不然就全部化在火里了。

麦芽糖的味道甜甜的,主要是用小麦和玉米制作而成的,颜色很黄,虽然很粘牙齿,嚼在嘴里全部藏两边的座牙上面,等好长时间才会化去。不过妈妈一般是不会允许孩子们吃太多的,甜食吃得太多会长蛀牙,即便是一年中麦糖匠难得来一次。

很多人都不知道麦糖匠来自哪儿,下一站要去哪里,他们也从不过问,不过从麦糖匠的着装看得出他的家里并不富裕,即使是这样麦糖的价格也不会收得太贵,所以来一次村里面的每户人家都会买上好几斤,实在遇上有的身边没有钱的,还可以从家里用等量的玉米或者是小麦来换。在一个村庄呆上一两个小时以后,继续背上安全和家人的期盼,依旧敲打着叮当当的声音消失在村尾。

我想,现在还在农村和城市继续谋生的漂泊者们,会不会以后也会逐渐被人们遗忘,然后又被老人们一代一代讲给子孙们听?但愿。

爱在漂泊作文 篇5

“漂泊者们”包括了三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三个漂泊者,他们都是漂泊至世界各地的华人。第一位漂泊者,在作者的笔中已是一名老人,这位老人在很久之前从福建去往新加坡,后来老人定居在新加坡,这条村子里,住了许多华人,他们想念家乡的各种物品,但是自己又难以买到,于是便托这些老人去帮他们购置这些家乡的物品。渐渐地,擅长做这方面的事情的老人逐渐获得了村子的华人们的尊重。老人后来精心地布置了自己的住所,往外望去还能看到岛屿,或许这能够给老人带来欣慰吧。然而,有获得总会有失去。作者去拜访这位老人时,遇到了几位印度人也来拜访这位老人。从作者的行文中,隐约看出,印度人是代表政府来和老人洽谈的,寸土寸金的新加坡,如今想必是要收回这片安静许久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了。老人没有抗拒,似乎也没有表露出什么奇特的神情,他略微昂起头听着鸟鸣,看看这个村子里的一切,像一方领主在与自己的家园告别。

关于第一位漂泊者的故事,写到这里就结束了。停在告别之际,让人读起来回味无穷,忍不住遐想,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或许这就是“留白”的艺术魅力。

人的一生会发生很多的事情,但只有那么几个片段,让人难以忘却。或许每个人都很平凡,但是平凡的一生当中,总会有那些值得你夸耀的成绩、在心底里回味无穷的事件。

远处是梦想,近处才是人生。人的一生免不了会有梦想,古今中外,许多人为了追寻梦想,追寻想象中的更好的生活,远离故土,四处漂泊。“诗和远方”是人们所向往的,但向往的,会不会是一种朦胧美?漂泊的游子,身处异乡,面临着既渴望回到故土的深切乡土认同,但又对离开已久的故土不再熟悉,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酸楚与冲突。或许,漂泊也未必是人生最好的选择,但也未必是最坏的选择,只有你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看了一遍《漂泊者们》,又看了网上有关这一篇的读书笔记,才发现自己还没有真正读懂这一篇。平凡的故事中,蕴含着厚重的文化,而这不是通过简单地看一行行的文字就能读懂的,还要融入对于其中蕴含的文化的思考。

爱在漂泊作文 篇6

我这个文绉绉的书生呵,每天都胆怯地在海面上行驶。不知道吟诗作对,只愚昧地担心前面的路,是否有传说中的海怪,是否瀑布会让我毁灭,抑或蹦起的鲨鱼会立刻在我的面前狡猾地恶笑。四周的船很多,他们也在担心?不知。我只像一只孤舟,慢慢的被排挤在没有后面的后面。

每天不停地看日出日落,看它笑着从东方奔来,继而又从西方滚下;看天空从蓝色转为黑色,偶尔的暴风雨,下得我胆战心惊。有时,经过的船只会和我打招呼,我笑,他们也笑,好久没看到笑了。不过,仅仅是经过的船只,因为船速的不同,始终不能结伴而行。运气好的时候,会边行边钓到一条大鱼,饱饱得美餐一顿,然后数着星星入睡;兴致好的时候,也会和他们比比,拼命地向前划,但始终手无缚鸡之力----放弃了。

猛然有一天,我想试着往回划,但是我耗尽了力又回到了原点。因为我逆水而上,只能一味地退,于是放弃了无畏的挣扎。

慢慢地,习惯了孤独,习惯了周而复始,唯一的奔头就只有终点。后记:从出生开始,每个人都会有属于他的船只。我们从溪水顺流而下。溪水呵,就是时间,在人们不觉察地游动。他他这狡猾的东西,悄悄地把我们人生的船只拖向死亡。那些困难,我们害怕,但却能应付;但那些天灾人祸呢?回头的景色是我们的记忆,它永远美好,但我们总不能一直往后看,前面才是我们的旅程。就像人生不能重来。我们的朋友,仅仅是经过的船只,但始终因为梦想不同而各奔东西。我们在追寻着我们的终点,孰不知,终点就是死亡。

人生----可悲的是它不能重来,可喜的是,它不需要重来。

爱在漂泊作文 篇7

七月,是一个让我梦魇的月份。这不,又到了七月份,我又被洪水撵到天上来了。俯瞰地面上黑洞洞的洪水,我的心里翻江倒海,很不是个滋味。

我是一只小蚂蚁,我的家乡几乎每年在这个时候,都要发洪水,家园连年被冲毁,有几次险些要了我的性命。今年的几天大雨,又招来了洪水,多亏我跑得快,不然,还指不定在哪里泡着呢。有的同伴们都羡慕我:“在天上,不但不用干活,连路都不用走了,脚踏白云飘来飘去的,多自在呀?”我心想:“看着别人有家不能归,你们就这么羡慕吗?”这几天我观察发现,以前有森林的地方,都被成片的庄稼覆盖了,可恶!山上没有了树,不发洪水才怪呢。我正看得心烦,一群燕子飞过来,“叽叽喳喳”地围住我,关心地问这问那。有的问:“你怎么也来到这里?”还有的问:“你的家在哪里呀?”我指着有漩涡的方向说:“我的家在那里,是上来躲洪水的。”一只小燕子插话说:“我家不但被淹,孩子也都淹死了。”说着,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这时,燕子们都纷纷地议论起来:“我们家也被洪水冲毁了,我家破人亡了,我无家可归了,我妻离子散……”

这都是人类给我们造成的恶果,我过够了居无定所的日子,期盼着早一天回归家园,不再漂泊。

桦甸市二道甸子镇中心小学:宫苒

爱在漂泊作文 篇8

蔚蓝的天空下,有花儿在竟相开放,有草儿默默无闻,有鸟儿冲上云霄,还有我——白云自由自在的四处漂泊。

我的流浪生活一直很丰富。不信你瞧!

草地上孩子们那一张张喜悦的笑脸,真是惹人喜爱呢!哟!那群小天使们正在作游戏呢!虽然汗流浃背的,但依然勇敢的左冲右撞,哈!他们终于胜利了,他们的小巴掌不住的拍着,脸上洋溢着喜悦、自豪的笑容,这可爱的一幕,真让人喜爱啊!森林里那群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正在树上蹦来跳去的,那敏捷的身影真让人破捉不到镜头,如闪电般迅雷不及掩耳,这矫健的身影,谁能不惊叹呢?喂!汩汩的溪流,你们滔滔不绝的在吟诵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漂流中的好风景。咦!那不是黑甲虫村民吗!它们是在举办宴会吧,那一张张小巧的桌子上摆放着许多美味佳肴,可它们面不改色,仍彬彬有理的攀谈着,直至主人宣布就餐,它们才津津有味的品尝食物。还有那麦田的守望者——稻草人。它们尽职尽责的守护着一望无际的麦田,风雨无阻。只是一个身体都可以这样无私的奉献,这仅仅是让人赞叹的吗?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啊!小溪干涸了,动物、植物都渴了,地球妈妈也都口干舌燥了。该我献身了,我飞到太阳身边,化作一颗颗雨滴,洒向人间。让万物感到丝丝清凉,就这样我短暂的一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爱在漂泊作文 篇9

直到今天,在外漂泊了大半生的我,才忽然觉得,我的不着边际的追寻,其实是毫无意义的。眼下,我非常地想回到故土,回到我熟悉的生我养我的故土身边。

一连数日,我都在做故土的梦。我的整个身躯是被故土托着的,我的生命,我的灵魂,都是被故土托着的。真的是一天不想故土,人就漂浮,一天不念叨故土,饭都吃不香甜。故土直让我魂萦梦牵,夜不能寐。

我的故土思绪,飘飞在北方的原野。我按捺不住,这思绪是怎样的一个飘飞啊。记得一个星辰闪烁的晚上,一个人走出去,想用夜的剪刀,剪我内心的烦乱,思绪的苍白。可怎么也剪不断那根思绪的线,只能任它飘飞。我不期待,故土是我的归宿,只希望是我的一次精神放逐。我不是去朝拜,只是去飘泊流放。故土必定是我精神飘泊的重要一站。故土,你会用怎样的姿势,迎接一个精神流放者。让我变得慵懒、迟钝、麻木的精神,熏染一些古异域的气味,像诗人一样,来一次畅饮,醉一地豪放。

故土仿佛一本精美厚重的书。翻开第一页,就读到这样的文字:千年的时光,打在故土的墙壁上,斑斑驳驳,折射出无穷无尽种读法。逐字逐句地拜读,一页一页地翻。横读竖读,前翻后翻,深不可测,迷乱人眼。

抚摸故土就如同抚摸一个千年老人的身躯,远远凝视故土就如同凝视一位至尊长者。故土在向我走来。每每这时就想起那些隐藏的历史,那些隐藏的秘密,消失了的村庄,消失了的,禁不住发出悠长的感叹。这个深夜里,我听到了故土发出的声音。那么悲壮,那么浑厚,犹如千万匹战马发出的嘶鸣,万千鼙鼓发出的震响!我知道,故土是永恒的,它们是故土的魂,故土不仅有历史的厚重,更有一个民族精神的魂魄。

这块土地,曾经风云聚合,江河潮生。那些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历史,一幕幕扯开,呼啦啦,旌旗一举,“秋随万马嘶空至,晓送千放拂地来。”故土立时就昏天地暗了,故土就不是故土了。故土是什么?是屈原笔下的《离骚》,是杜甫的《三吏》、《三别》,是诗人眼里被秋风所破的茅屋,是路边遗弃婴儿的一声啼哭,是战火过后的一缕硝烟。大概,没有人听见过故土曾经的哭泣,就像没有人听见孟姜女的哭泣。听见故土哭泣的人,早已随历史一同葬入在千层土中。

故土的龙虎争斗,几多厮杀,几多争夺?是故土的悲哀还是祈福?战争摧残着文明,文明顽强地再生。播下灾难的战争,更催生出一片劫后余生的森林。我真的惊讶于故土的劫后余生,惊讶于故土舔舐伤口的能力,惊讶于故土的凤凰涅槃,更惊讶于故土的毁灭。以及在故土生存的那些土著人,是怎样神秘消失的?慢慢地在历史里寻找,在不经意处,在有关的泛黄页码,用手轻轻一戳,是会戳破的。

我不停地回味故土的存在,像一次次划破夜空垂雨的闪电,我把有关故土的书捧在手里高声朗读,像读一篇篇刺破东方如血的经文。回味故土,总有历史的烹香缭绕心头;朗读故土的书,让我热血汩汩流淌。顺着故土为我铺展的画面,仿佛遥远的往事步步临盆:我看见了甚嚣尘上的战马、刺破晴天的长矛、果敢厮杀的骁勇、还有呜呼于血泊中猎猎飞扬的战旗。如果说思念是一种失魂的安抚,那么,缅怀一定是一种苦心的告慰。一个战胜了黑暗的身影,嘶吼的烈焰还在熊熊燃烧,飞扬的文字却远遁在历史的最深处。我愿意鼓起平生最大的果敢,将你经过积淀的文化符号,日日背诵在深夜的梦寐里;我愿意将故土浓缩成一张年画,粘贴在我的胸膛,好让我一低头就能看到,一抬手就能摸到;我愿意将故土变作历史的挂钟,时刻摇摆在我的眼前,好让我更加眉舒目展;我也愿意将故土变作留声机,躺下时鸣响在我幽静的耳畔,好让我远离孤闷;我还愿意将故土变作黄河之水,在我干枯的生命河道里流淌不息;我更愿意将故土变作牵系彼此的绳索,一头牢牢地栓绾在你情怀的臂膀,另一头,死死套在我心头的木桩。

故土是从故土的历史中走来的,带着满身的沧桑。这一点无需置疑。

在荒芜空旷的沙漠地带,一个生命在此漂泊的人闭上了眼睛:借我一双慧眼吧,我想把这纷乱世界看个明明白白。能看明白吗?既使看个明白,又能怎样?愈看的明白,心愈碎的厉害。想要飘泊的愿望愈强烈。我的精神在此飘泊。精神需要飘泊的人,一般内心都是挣扎的,灵魂孤独无助的,与渺小脆弱联系在一起。我的内心就是这样,我需要一把手术刀,像置换心脏一样,把我的内心置换。而我,需要把内心揉碎了,看着淋淋的滴血,对故土说,故土,重新置换我的内心吧。

心揉碎后的重新整固,置换,才能让我的内心变得强大,让我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让我重生。

故土让我脆弱的心,一下子碎成了粉末,像一件玻璃器皿,在人间美景的精选和浓缩中,在美丽的赐予面前,轻而易举碎了。心,被故土生生抓了出来。我看到了淋淋的鲜血,心脏跳动得厉害,我的心感到了强烈震颤。

生命漂泊的过程,宛如文字和着泪的流淌,那是以文字对抗心灵黑暗和现实黑暗的精神流淌,一种不得不在绝望中坚持希望的'精神流淌。生命的飘泊,是在寻找一种不屈的精神吗?

我一动不动看着你。你的美与丑,你的静与动,你的虚与实,你的简与繁,你的冷与暖,你的爱与恨,都让我的神经一颤一颤。你那么古老,却动若处女。缓缓走来,一如刚出生般的纯洁,我甚至没有勇气直视你。你远离世俗的诱惑,你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践踏,你的美是纯粹的美,含蓄的美。天然的美,没有污染的美。你不假名山,不傍大川,你保持了自己,不断塑造自己,让自己高尚起来。面对你,我反倒慌乱,反倒不安,我怎么也不能气定神闲。

故土,你不会知道,我的缺与不缺,我的血液流动迟滞,缓慢,几近堵塞。我的血液里缺少的是氧气,缺少的是清除剂。我的血管缺少的是支架,我只能以搭桥的方式让血液正常流动。我的血液缺少的是沧桑,缺的是对母亲的一声问候,缺的是清晨的一声鸟啼,缺的是眼睛里流露出来的真诚,而不再是冷漠。缺的是正义不再被人嘲笑,道德不再被人耻笑,伦理不再滑坡。

故土不语。故土大度地看着你的不满,看着你的牢骚。故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价值观,故土总是以奇特的方式引起人们的注意。

我的眼前,渐渐的模糊,渐渐的不可辨认。故土,你告诉我,前面是坦途吗?

故土,有人说你是身在深闺无人识,而今你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有多少人对你情有独钟?

我在悠久的故土历史里行走,在寂寞的故土文化里徘徊,读着那些慷慨悲凉的文字,我的世界也有了风骨;读着那些不假雕饰的诗,我的天地也那么辽阔高远。

我见过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看惯了“白浪滔滔雪连天,烟波浩瀚海无边”。喜欢过赤水,曾经四渡而不归。念念过淇水,想让昔日的恩怨烟消云散。陶醉过涟水,一度让我泪水涟涟。湿了衣襟,湿了我的思念,湿了远方的佳人。曾经,想与水一刀两断。无奈,抽刀断水水更流。不与水相伴,我突然变得干渴难耐,生命枯萎成了蝉皮。吾的水,不能没有。于是,我仍在夜思日思,左右顾盼,心神不宁,四处寻觅。我不知要寻觅什么,我寻觅到了什么?

四处寻觅什么?寻觅到了什么?在故土,自然是黄河,黄河的水。黄河是我精神上的乳母。黄河是伟大的母亲,我只不过是它众多儿女中的一个。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上游平缓温柔,如同娴静美丽的少妇;下游,如同脱缰的野马,自由奔腾。黄河像一把利剑在崇山峻岭中劈出一条道路。“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黄河以雷霆万钧的力量,浊浪排空的气势,劈开大山和深峡,切断腾格里沙漠,在黄土高原连绵不断的峡谷中穿流而下,水花飞溅,发出万马奔腾的轰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一提到黄河就能想到中华民族。黄河那浩浩荡荡的河水像千万匹奔驰的骏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读着这句诗,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黄河的形象,从遥远的山巅呼啸而来,浩浩荡荡,以惊人的气魄出现在世人面前。

黄河日夜不停的咆哮着。它的隆隆轰鸣震耳欲聋,气吞山河之势暴露无遗,犹如千万条巨龙缠绕厮咬,挟雷裹电,咆哮翻滚,齐刷刷地跌下万丈深渊,发出排山倒海的巨响。它气势如虹,声声都显示着自己气势磅礴……

望着黄河滚滚的奔向东南,惊涛澎湃着的黄河,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一个坚强而又伟大的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我们的先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史记》到《资治通鉴》,许多不朽的辞章典籍,是在黄河地区诞生的,为中华文化增添了不朽的光采。黄河引出了无数的优美诗篇这些诗句千古流传,至今仍洋溢着强烈的艺术魅力。

黄河从横空出世的莽莽天际,从浩瀚的大西北,神秘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漠漠荒原,一路北上南下,奔入东海。她带来了无边无垠的久远和深沉;带来了空灵迷茫的大漠孤烟和苍茫空旷;带来了诗情画意般长河落日的朦胧;带来的磅礴大气的茫茫九派;带来了秦砖汉瓦的质朴……而这一切,都在黄河奇石上体现了出来,这种文化绵延数千里,历经数千年。黄河不但孕育了黄皮肤的中华儿女,而且也孕育了千姿百态的黄河奇石,令人叹为观止。

一曲《黄河大合唱》,曾经让多少人的热血沸腾,这是生命的大合唱,是中华儿女的大合唱,是民族意识觉醒的大合唱,是中国崛起的大合唱。

黄河承载的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认知,更是开启文化寻根之旅的发端之作,黄河的水流比任何一条江都雄浑,它注定要造福人类。有了它,黄河水才那么浩瀚,有了它,才能给故土提供庇护和濡养。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的美丽华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着中华民族的根系。

黄河是母亲河,黄河因一个“黄”字和我们血缘最亲。我们的皮肤是黄的,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黄种人,黄河儿女的称谓,世世代代千年不变。

黄河,历尽劫难与沧桑,依然顽强地从巴颜喀拉走来,从三江源走来,从远古的神话走来,从《诗经》走来,从风雨飘摇的历史中一路走来。从远古的歌谣中走来,从农耕时代中走来。从华夏大地上,从祖先期待的眼神里,从民族的血液里,深沉地走来。走过几个世纪,走过几个朝代。

黄河的涛声,是那么不屈。这潮声,雄浑,激越,有种宁死不屈的精神,如同从一个民族的喉咙里发出的呐喊!

五千年的风风雨雨,汇聚成前仆后继的浪潮。这潮声,响彻云霄,绵绵不绝,经久不衰。

黄水来自千山万仞的血脉,至深的情,至深的爱,在黄土高原汩汩流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使孔子感叹时光流逝的那条河,是黄河。惟有黄河,才能让孔子发出如此的感叹。伫立黄河之畔,感觉历史的时光,就在泥沙俱下的黄水里翻滚。

我在大堤上读史,读诗,心若黄河之水。我读的泪水涟涟,读的不能控制。像黄河大堤决口,一泻千里……

想想有一天,我在古城上阅读楚辞,在黄河里洗濯诗意,在堤上邂逅诸葛,在梦里三顾茅庐。沐浴唐宋的光照,倾听古人的韵律。该有多美。该有多么惬意。

面对滔滔黄河水,我在诗人的情怀中寻找,在历史和现实的对接中寻找。我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我寻找到了吗?

让所有的黄河水倾城而下,冲洗我淤积心头的浮躁,冲洗我绕不过的烦恼,冲洗我因鸡毛蒜皮而引发的斤斤计较,冲洗我与生俱来的忧郁,冲洗我内心的痛苦,冲洗我被淤血堵塞的思绪。百年才期遇的冲洗,千载难逢的冲洗呀!让我沉浸在迎合了我梦想的冲洗里,陶醉在洇透了我邪念的冲洗里。永远的冲洗,永远的沉浸,永远的陶醉。我哭了,这哭,因了独伧然而涕下的冲洗。

被历史冲洗的故土,你也是这般冲洗的吗?

没有什么比时间更令人敬畏。在一去不返的时间洪流之中,谁也无法回头追溯,每一秒的流逝都是永决。远隔着深远厚重的岁月,前人留下的浮光掠影、只言片语,都让人顿感时光之浩荡,真切地触摸到时间的质感。一帧十年前的旧照,都能让人唏嘘不已,那么一千年前的画面呢?两千年前的呢?

然而当你仰望故土翻天覆地的变化,却已无暇抒发思古之悠情,只剩下瞠目结舌。千年的时光在此定格,这是怎样一片震撼人心的画面啊!

哦,在故土,我第一次醉了,是被这些景色迷醉了,被这里的美迷醉了……

现在,已经把心,跪在了故土,即便身体立了起来,心依然跪着。

故土,我还说什么呢?我的心已经被你偷去。真想与你长期厮守,如若不能,我就写下:

心中的故土,梦中的故土,临死还在念叨的故土……

爱在漂泊作文 篇10

1877年,世界史上没发生什么特别重大事件,历史长河按部就班静静流淌着。可对住在德国南部符腾堡的小城卡尔夫的黑塞一家来说,这一年却是个不同寻常的年份。7月2日这一天,约翰尼斯黑塞及妻子玛丽迎来了他们又一个新生儿--赫尔曼黑塞。

黑塞家族是书香门第,但它与德国其他这样的家庭不同,这里充满着浓郁的国际气氛,祖辈和父辈都作为传教士在印度工作过,所以与黑塞一家交往的人来自天南地北,各式各样的人汇集在此 ;家里的用具富有异国情调 ;祖、父辈扎根于西方文化,又熟谙东方文化,家里藏书不但丰,且广,有关东方文化的书籍也印证着黑塞一家的东方情结。

黑塞在这样的家庭里耳濡目染,接受了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熏陶,最终成为一个具有世界胸襟的作家,其作品呈现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特征。

黑塞所受的教育程度不高,没上过大学,知识全凭自学获得。青年时在图宾根一家书店做工,整天徜徉在书海里为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黑塞的小说《彼得卡门青》出版了,一夜之间,黑塞成为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小说主人公卡门青是个热爱家乡与大自然的青年,为了寻求新生活,为抖掉身上的乡气,他走进了大城市,但在这里他并没找到自己的归宿,最后还是重返家乡,再次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那里扶贫济困,做些有意义的实际工作,从中找回了自己。

黑塞和他笔下的人物卡门青一样不喜欢城市生活,而是喜欢农村。贴近大自然、远离尘嚣可使他心旷神怡,能让他潜心创作。在他27岁时,黑塞娶了一个钢琴家做太太,婚后他决意从城市迁往农村,把家置在博登湖畔的盖思霍芬。租的新宅是一个农家,黑塞把房间布置得古朴典雅,书香流溢:深红色的房梁,本色的护壁板,沿着墙壁一溜粗糙的长凳,盘旋而上的木板楼梯。书房四周堆满了书籍,书桌宽敞朴陋。新宅环境静谧宜人。推窗眺望,满眼碧水波光,绿树青山。窗下是一溜花坛,闲时黑塞在这里侍花弄草。农村的生活简朴致极,什么现代化设备也没有,村庄交通也不便,但这古朴的生活正是黑塞所希望过的,它给了黑塞一种有家的感觉。温馨和睦的气氛笼罩着这个家:男主人在书房里读书写作,一篇篇美文从笔端涌泻。女主人在隔壁房间弹琴自娱,一支支美曲从指尖流出。

黑塞知足了,他陶醉在幸福之中。然而再美的音乐也有不和谐之音,再美好的生活也有苦涩。黑塞有时从心底升腾一种疑惑,他问自己:你到底幸福吗?这一问是作家的不祥预感吗?是婚姻悲剧的序幕吗?

博登湖以它秀丽的风光吸引着许多文学家和艺术家,这些人又给美丽的自然景观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黑塞与居住在这里的一些作家保持着友好的邻里关系,他与朋友们在一起作,闲谈,畅饮,捕蝴蝶,从事园艺劳作,其乐融融。

哪个诗人不喜山爱水,让大自然陶冶情操?黑塞也不例外。他是个漂泊的诗人。黑塞的生活稳定,居有定所,时而外出旅游一下,何谓漂泊?其实人就是一辈子扎根一个地方也可以是个漂泊者,如果他的心在漂泊,总也找不到灵魂的归宿,找不到精神家园。虽然黑塞跑过世界许多地方,但他更是这样一个心灵漂泊者。世界那么大,他却不能为自己不安的灵魂找个安顿之处,他虽在家中,身在故园,可孤独感始终缠绕着他,于是黑塞上路了,他要走出家园,远故乡,去外面世界寻找精神的幸福家园,要找到心灵的故乡。可真身处外面世界时,他又发现那里并不是自己想找的乐园,那颗心仍旧被故乡拴住了。就这样,黑塞一生都在寻寻觅觅,一生都在路上,他为这时期的一本诗集命的名字就叫《在路上》。

第一次世界战争爆发前几年,黑塞和朋友们常常出游,意大利留下了他的足迹,瑞士的山水中有的身影。仅19这一年,有五个多月他都在漂泊中,19,黑塞竟有半年是在旅途中度过的,最后病倒他乡,动了手术,卧许久,当他返回家乡时下定决心窝在家里,可几个星期一过又游兴大发了。世上有的人追逐金钱,有的人追逐美女。黑塞外出追逐什么呢?“我们爱旅游的人追逐的是抓住体验一下大地母亲,与她合而为一。”他无法安顿他那颗不安的心,他要听从他内心的声音,不管它将带他去何处,他都愿听从内心的呼唤,哪怕前方是黑暗一片,哪怕等待他的是失望,于是他决定去印度。19夏,他与一个画家朋友登程远行了。他要去外祖父母和父生活工作过的国度去看看,去感受一下小时候外祖父书籍里散发出的东方文化的韵味,更主要的是想摆脱西方的文明,去寻找心灵归宿。他后来回忆当时的印度之行时说:

“我的旅行是一种逃避。我几乎带着厌恶逃离欧洲,我不喜欢它缺乏审美能力,它的庙会般的喧闹、它的匆忙不安、它的愚蠢的享受狂。”

他要到印度去寻找拯救欧洲的药方。可他失望了,因为他在印度看到的是被欧洲文明湮没的殖民地文化,它失去了东方文化原有的魅力。黑塞明白了,西方虽被放逐出天堂,而且已染沉疴,但东方文化代替不了西方文化,重返天堂、重归回家之路不在东方,而在西方自己脚下,他将希望寄托在西方文明的未来。当然这个认识过程需要时间,是经历苦难、不安、困惑乃至绝望后感悟到的。

19,黑塞迁居至伯尔郊外,定居瑞士。新居远离闹市区,安谧,美丽,具有乡土气息。屋前一棵参天古树为屋子遮挡阳光,屋后一口美丽的石井里水声潺潺,花园两侧果树成行,朝南的游廊紫藤缠绕,远处有群山迎接,近处有树林问候。新居各方面都符合黑夫妇的居住理想。

然而,好景不长,只过了两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摧毁了黑塞那田园般的生活,平和安康的日子笼罩在战争阴霾中。男人工作上过度紧张,精神上绝望,且陷入了严重的道德危机,始终保持的自由与独立性受到挑战。小儿子则缠绵于病榻,给黑塞夫妇带来沉重的负担。女主人承受不了生之重,精神与身体被生活打败了,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一家人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金钱短缺,各种供应跟不上,有时连电也没有,全家除了黑灯瞎火地闲坐着外,没有什么办法对付黑暗。黑塞现在面临的是荒凉、寂寞、孤单、绝望。他真恨不得插翅高飞,远离这个幸福被完全埋葬的苦巢。

战争的心理就是狂热与疯狂,但黑塞在战争中却始终保持着冷静与理智。他的立场很坚定,那就是反对沙文主义,抵制野蛮,捍卫和平。他自己不为战争摇唇鼓舌,看到同行们用笔为战服务心里很难过,他无法忍受这种痛苦,他要站出来唱唱反调了。难道他不知道独唱反调会触犯众怒吗?他知道得很清楚。可在大是非面前他哪能顾及这个?他曾说过,作家有一把尺,这把尺就是良心,“作家的良心是作家必须遵守的惟一法则,规避这个法则会有害于他及他的创作。”正是这种作为作家的正义感和作为人的良心不可能让他沉默,于是他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政论、公开信和呼书。战争爆发的当年,黑塞就在《新苏黎世报》上发表了《朋友们,别唱这种调子!》的反战文章。这是席勒诗《欢乐颂》里的名句,后来贝多芬将其用在交响乐中。黑塞借用席勒的名句来反对极端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提出了“爱高于恨,理解高于对立,和平高于战争”的主张。他呼吁各参战国的作家们保持理智,不要用笔为战争摇旗呐喊。哪知这篇不锋芒的批评文章竟在德国掀起一阵轩然大波,黑塞因反战的理智立场而贾祸。除了两个朋友敢站出来公开支持黑塞外,其他朋友都与他断了交,背离他,攻击他。一时间“叛徒”的帽子向黑塞飞来,诽谤的匿名信纷纷寄来。德国二十多家报刊开始围攻他,把他骂作卖国贼”,称他是“没有祖国的家伙”,是“信念流氓”。 出版商也中断了与他合作的关系,声称“一个具有如此卑鄙意识的作家”他们完全不需要。更可怕的是,黑塞的个人生活也受到了严密控制,他被窃听,被监视,被侦查。战争不仅用枪炮进行,也用语言文字。黑塞虽有幸躲避了前线的枪林弹雨,却被文字织成的密集炮弹击得遍体鳞伤,就因为他作为有良心、有正义感、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作家说出了对这场灾难的认识,呼吁有识士不要宣扬仇恨、传播谎言、颂扬这场人为的灾难。 世界大战以发起非正义战争的德国的失败而结束是必然的,其实黑塞早已预料到这个结局,所以对战败消息丝毫不感惊讶。随着战争的结束,他的烦恼也全都被扔到了战争废墟上,恶梦醒来后他要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再纷乱也不是他的事情了,他完全沉湎于自己内心和个人的命运之中。于是,他离开了居住七年、没给他带来什么幸事的伯尔尼的老屋,迁至蒙太格诺拉村,缩在这偏僻的一角当起了隐居者。这时,黑塞的私生活也有了变化,他已是孑然一身,与妻子正式分居,远离了孩子。他全部的家产就是随身带来的书籍、衣服和写字桌,当然还有他的思想、精神与智慧。

黑塞虽然在战争中遭到许多不幸,但他没有消沉,对自己的文学创作又有了信心。他尽情拥抱自由、空气与阳光,享受着远离世界尘嚣的宁静孤寂的生活,享受着工作给他带来的乐趣。这时的他突然对绘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画笔给他带来全新的欢乐,尽管朋友们对此不理解,但黑塞痴心于用颜色涂抹的世界,常挥毫泼墨。学画的第2年,即19,他就出版了一部诗画集《画家的诗》,这一年出版的《流浪》也是一部散文、诗歌和水彩画的。《流浪》是黑塞在阿尔卑斯山漫游的果实。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虽在身后散尽,但仍在诗人的心头继续弥漫,他的心乱糟糟,沉甸甸的,带着许多疑问、困惑、愿望与感受,诗人上路了。他把自己放逐到大自然中,让心与天地对话,把情思撒在山水间。

诗人的脚上路了,心也上路了,他一路行来一路思,触景生情,意随笔到,文字图画中既散发着大自然的清香,又洒落出内心的感悟与思索。

与永恒大自然相遇使诗人深感生命的短暂,“我的生命之树,/落叶纷纷。……今天还在燃烧的,/转眼间,就熄灭。”可诗人并不惧怕死神,他对死神高喊:“来吧,亲爱的,我在此地,/带我走,我属于你!”因为诗人知道,生命之花凋谢后定会在墓地上再度开出更加灿烂的生命花朵,因为一切都会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她会孕育出新的生命。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诗人的感受力增强了:“我微笑了,不只是用嘴。我用灵魂,用眼睛,用全身的皮肤微笑,我用不同于从前的感官,去迎那向山上送来芳香的田野,它们比从前更细腻,更沉静,更敏锐,更老练,也更含感激之情。”

黑塞懂得把诗情画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另一个大文豪纪德读到《流浪》集后称赞不已,说它散发着“大自然的清香”,“与外部世界完全和谐地融为一体。”

黑塞用颜色涂抹着他的梦幻,他说 :“既然我没时间作诗与思想,就在业余时间开始作画。……我不会去竞争,因为我画的不是大自然,只是我的所梦。”他对绘画的钟爱也丰富了他语言的表达力,使其更有感染力,更富有色彩。“我给湖水一抹普鲁士蓝,给村庄涂点金赭色或那不勒斯黄。”你说这是用语言描绘画,还是用颜色涂抹着语言?

黑塞在蒙太格诺拉乡村结庐隐居后悠然自得,居有漂亮的房子和花园,交有同好的朋友。除音乐外,绘画始终是黑塞的最爱。他在炎热的夏季穿村走巷,深入树林,见到美景画板一支,把旖旎风光固定在纸上。到了夜晚,酒肆饭庄是黑塞偶尔光顾的地方,更多的时间他偎依窗前,眺望夜空,深思冥想,夜晚不能用画笔了,就“用语言唱着这美丽绝伦的夏日歌”。外面世界仿佛已离黑塞远去,他仿佛生活在用画笔与纸墨打造的世界中,这是一个童话世界,是一个没法与现实吻合的世界 :树有脸,房子露有笑容或眼泪,或者翩翩起舞。

蒙太格诺拉乡村远离大城市,生活自然艰苦,再加上稿费因货币贬值变得没几个钱,黑塞成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小文人”,根据他在给一个朋友信里的描述,他一身旧西服穿得边都起了毛,秋天到时只能从树林里找些栗子果腹。日子虽然艰辛,不能甘其食,美其服,却可以安其居,乐其俗,黑塞觉得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岁月很美好,很有成果。“仿佛从历时几年的恶梦中醒来,现在我吸吮着自由,空气,太阳,孤独和工作。”

1927年发表的小说《荒原狼》是黑塞创作生涯中个重要事件。这部作品刚发表时并没被人看好,反响平平,甚至遭到拒绝,但现在它已成为经典。 主人公哈勒尔,知识型的中年男子,最大的享受是读书与思考。哈勒尔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动荡的世界中,在旧的文化大厦已坍塌、新的文化大厦尚未建立起来的虚空中彷徨,心灵随处漂泊,找不到安身之处,就像一只“迷了路来到我们城里,来到家畜群的荒原狼,…… 他胆怯孤独,粗野豪放,急躁不安,思念家乡,无家可归……”他孤独着,是因为无法与这个缺乏精神的市民社会融为一体 ;他痛苦着,是因为他像所有天才一样把人生看作苦难;他彷徨着,因追求探索的目标不明,找不到人生的积极意义,痛苦与彷徨有时将他推向精神崩溃的边缘。他偶然来到一个魔剧院,在这里他认识到,现实世界(战争,金钱,技术,市侩,伪艺术)都是表面现象,在它们背后还有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不朽的精神世界,这是个高尚的、超越时空的、永恒的世界,是个积极的、超个人的世界,是和精神生活匮乏、物欲横流的市民世界相对立的世界。在这个与物质世界相对而立的精神世界中生活着不朽者,他们的精神是人类永恒的财富。知识分子只有通过不朽者才能克服精神危机与市民心态。不朽的精神才是知识分子所追求的,它是美好的,高尚的,是真正的文化,而商品文化,机器文化是伪文化。

他心灵遭遇的痛苦是新旧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正像书中所说:“只有在两个时代交替,两种文化、两种宗教交错的时期,生活才真正成了苦难,成了地狱。”古代的文明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已消退,商业,机器,庸俗取代了精神。有良知的、有精神追求的知识分子是不能适应这种文化的,所以哈勒尔只能身处这个现实世界而心灵到处漂泊,无处安顿这颗心。荒原狼的精神危机就是知识分子在动荡、转型时期的心态,黑塞形象地用荒原狼这个形象描述了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要说黑塞挺“残酷无情”的,他用那只笔做刀,把主人公哈勒尔的灵魂剥离得毫末毕现,令人不忍卒读。黑塞就是知识分子灵魂的解剖师,把哈勒尔的灵魂血淋淋赤裸裸地展给你看。他笔下的主人公那种灵魂分裂的痛苦,他经历的精神炼狱给人的震撼是巨大的。

黑塞的《玻璃球游戏》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创作始于1931年,终于1943年。这部作品对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一部鸿篇巨制,全书近四十万字。

小说主人公克乃希特从小聪明伶俐,刻苦好学,他被送到了“卡斯塔里恩”里的精英学校。克乃希特在这里接受了严格的教育与训练,他汲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不仅熟谙西方先哲们的思想,也能灵活运用《易经》。他刻苦学习集世界文化之大成的玻璃球游戏艺术,最终成为游戏大师,并担任了精神王国的领导重任。他不断探索,不断超越自我,可内心的矛盾越来越大,以致开始怀疑这个精神王国存在的合理性,决心返回现实世界中去,从事有社会意义的教育工作。最后在与一学生游泳时溺水身亡。

1946年是黑塞文学创作的收获之年。这一年,他登上了世界文学奥林匹克最高领奖台--摘下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黑塞自从搬到蒙太格诺拉以后,几乎就没离开过。1962年,85岁高龄的黑塞已接近生命的终点站。在他即将告别人生舞台之际,蒙太格诺拉村又给黑塞罩上最后一个光环,将他命名为蒙太格诺拉荣誉村民。8月8日晚,黑塞还听了一首莫扎特的钢琴曲,上床后,像往常一样,妻子给他朗读。第二天早上,黑塞因脑溢血溘然长逝,文苑一颗璀璨之星陨落。

黑塞逝世了,但他的生命在作品中延续着,影响着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人,百年不衰。黑塞的作品迄今已被译成五十三种语言,有七百四十二种译本,仅在印度,《席特哈尔塔》就被译成了十二种方言。

二次大战后,美国文坛霸主一直是海明威。然而自六十年代中起黑塞渐渐取代了海明威,一时成了美大众的文学崇拜偶像。特别是《荒原狼》,它在问世差不多半个世纪后在美国掀起一股“狼潮,甚至有的摇滚乐队也取名“原狼”(今年这个乐队将在黑塞纪念活动期间去德国演出)。一些离经叛道的年轻人在小说主人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哈勒尔成了他们的楷模与偶像。

此外,黑塞也跨出了西方文化圈,在东方同样受到读者的爱戴。黑塞在日本的影响非常大,甚至某些日本人称为“追求真理的英雄与先驱者”,他的作品在那里深受读者欢迎,读者还成立赫尔曼黑塞协会以系统研究他。一位日本青年在给黑塞的信中告诉他:

“我越是读它们(指黑塞的作品),越是发现自己在这些书中。现在我相信,了解我的人是在瑞士,他总在注视着我。”

黑塞作品在我国的评介始于二、三十年代。赵景深曾在《小说月报》上撰文介绍赫塞(黑塞)的《纳尔西斯与哥尔孟》(今译《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黑塞作品的单行本--中篇小说集《青春是美好的》。然而遗憾的是黑塞的名字从此销声匿迹,对他作品翻译与评论中断了十年。

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文学奖后,许多国家都出现了“黑塞热”,然而在中国黑塞却没“热”起来,对他的关注只是个别现象。当时的文学期刊上只发表了为数不多的黑塞作品译文,大多是从世界语转译的。 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才真正把黑塞“吹”到中国读者面前。虽然中国没有像日本和国那样掀起过黑塞热,但许多读者对他的作爱不释手,百读不厌,这里仅举几个例子。年轻女家袁筱一曾把黑塞读了二十遍。认识黑塞是她在少女时期迷茫困惑之中,她当时内心软弱,孤独寂寞。一次偶然,她读到了黑塞,从此,黑塞伴随着她由少女长大成人,帮助她领悟了生命。

作家刘毅然也对黑塞喜爱有加,他的小说《我的夜晚比你们的白天好》就是以黑塞作中的一句话作为题记 :“我除了要想按照我内心自然产生的愿望去生活之外,别无他求。这为什么如此艰难?”小说男女主人公因黑塞而相识,因黑塞而相爱,因为黑塞说出了他们的共同心声。

黑塞之所以受到各国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与知识分子的青睐,我以为有两个原因。一是黑塞虽然是瑞士籍德语作家,但他是属于世界的,这不仅指他在声誉上跨出了瑞士边界,名满全球,而且也指他那包容世界许多民族文的襟怀。所以作家在东西方都能找到知音。

二是黑塞作品始终体现人文关怀。黑塞承继了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思想,为个性的解放而呐喊,所以黑塞说他是“个体、灵魂与良心的律师”。他关心的始终是个体的命运,是个体心灵拯救的问题。他的一句名言是:“马克思和我之差异除了他涉及的维度大大超过我之外,就在于他想改变世界,我则想改变个人,他直面群众,而我直面个人。”他笔下的人物有顽强的个性,他们虽然在黑暗的现实中碰壁,但始终抗争着,在经历了心灵磨难与精神炼狱后最后找到了精神乐园,寻到了内心世界与外部界的和谐。

本文网址://m.289a.com/shengrizhufudaquan/99232.html

相关文章 更多
最近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